369份淡、海水鱼香港海鸥型菌污染状况研究

来源 :2007年浙江省医学病毒、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m890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掌握浙江省海、淡水鱼中香港海鸥型菌污染状况,为防止食源性香港海鸥型菌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改良头孢哌酮麦康凯琼脂分离、API 20NE鉴定香港海鸥型菌。K-B纸片扩散法作耐药性测定。通用引物扩增16S rDNA并与香港海鸥型菌HKU1株开展同源性比较。 结果:369份样品检出香港海鸥型菌18株,阳性率为4.88%,其中,鲤鱼检出率为25.00%,草鱼的阳性率为10.26%,海水鱼以及鲫鱼、鲢鱼、扁鱼等淡水鱼未分离到本菌;分离的香港海鸥型菌16S rDNA序列与HKU1株仅相差1~2个碱基,同源性在99.6%~100.0%之间;18株菌对头孢拉定、万古霉素、甲硝唑、克林霉素、头孢哌酮完全耐药,对红霉素、亚胺培南、克拉霉素、氨曲南、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三甲氧苄氨嘧啶、四环素、氯霉素、多粘菌素B、环丙沙星完全敏感,对头孢噻吩、胺苄西林、头孢曲松的耐药性分别为83.33%、61.11%和5.56%。 结论:浙江省存在香港海鸥型菌污染源,建议相关监督部门应加大这类产品的管理力度,防止香港海鸥型菌病在我省的发生和传播。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接种冻干甲肝减毒活疫苗后,机体能否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 方法:采用流式法检测各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细胞的百分率及分泌细胞因子IFN-γ及IL-4的阳性
会议
本文介绍了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优点,以及该技术在传染性疾病、激素、心血管病、肿瘤、毒品等方面的临床应用,并对该技术今后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作了简要
目的:了解急性白血病(AL)PTEN mRNA表达和Akt磷酸化(p-Akt)水平的关系,以期探讨急性白血病发生发展的机制。 方法:采用RT-PCR检测白血病细胞系K562、Jurkat、HL-60,及68例AL患
会议
目的:分析东方田鼠分离汉坦病毒ZTIO株L基因分子特征。 方法:提取汉坦病毒ZTIO株感染细胞的总RNA,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分段扩增汉坦病毒ZT10株全部L片段.用T
会议
目的:建立灵敏、稳定、专一性强的荧光定量PCR方法,用于对戊型肝炎病毒的定量检测。 方法:针对国内流行的戊型肝炎病毒株序列,选择位于ORF2的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
会议
目的:探讨CHB患者肝组织HBcAg阳性的意义。 方法:前瞻性对200例CHB患者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FQ-PCR)精确定量检测血清HBV DNA含量。患者均检测血清中HBeAg含量,同时进行肝活
会议
目的研究蔺草染土粉尘的致尘肺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以非暴露式气管内染尘(50 mg/只),于染尘后3、6、12个月,取大鼠肺和肺淋巴结作病理和电镜观察,测定肺组织胶原蛋白和血清铜蓝蛋白(CP)含量.结果染尘后12个月,蔺草染土尘组大鼠肺湿重(2.69±0.22)g,高于对照组[(1.87±0.25)g]和TiO2组[(2.25±0.26)g],但低于SiO2组[(11.41±1.63)g];蔺草染
目的:构建新型的含单纯疱疹病毒II型糖蛋白gD基因的卡那霉素抗性真核表达质粒pgD,并探讨其作为DNA疫苗的可能性。 方法:通过PCR扩增和连接重组从质粒pET-28a(+)和质粒pcDNA3
会议
目的:观察密码子优化的沙眼衣原体(CT)外膜蛋白(MOMP)多表位基因的重组质粒,以及DNA初始免疫-蛋白加强免疫方式诱导小鼠的免疫应答水平,探讨提高CT-MOMP多表位DNA疫苗免疫原性
会议
目的:试用国内某公司最新生产的一种ELISA试剂盒,初步调查我省常山县健康幼儿抗流感嗜血杆菌多糖(Hib-PRP)抗体水平,为科学合理地使用Hib偶联菌苗提供资料。 方法:从我省常山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