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0区πg92(×)νh112组态带旋称反转系统学研究

来源 :第十一届全国核结构大会暨第七次全国核结构专题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zid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Ag,Rh和Tc同位素奇奇核πg9/2(×)νh11/2组态带的旋称反转进行了系统学研究,发现旋称反转点随中子数增加而减小,但随质子数增加而增大.用p-n剩余相互作用与Coriolis力相互竞争的观点较好解释了A~100区旋称反转系统学规律.
其他文献
在兰州放射性束流线(RIBLL)上完成了17O/17F+208Pb的弹性散射微分截面角分布测量.分析了17O/17F弹性散射产物的角分散,即微分截面的对数ln(dσ/dθ)随散射角平方θ2的依赖关
在Glauber多重散射理论框架下,应用独立α粒子结团模型,计算了π介子与24Mg和32S弹性散射的微分截面,与实验数据符合很好.
在球形非线性相对论平均场(RMF)的理论框架下,研究了β稳定线附近中等质量(z=20-50)奇A核在激发态下存在的晕或皮结构,提取了价核子与核芯均方根半径的比值(Rvc),并结合单中
主要介绍HI-13串列加速器的现状,升级工程BRIF以及计划中的BRIFF-Ⅱ,在束γ谱学研究的现状与将来核结构研究的展望.
利用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12C+48Ti布局52Mn和54Mn核的高自旋态.用14台高纯锗反康谱仪组成的γ探测器阵列测量γ-γ符合.经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发现了52Mn和54Mn核一些新的能级
用壳模型方法研究了丰中子核18N的β衰变.在psd模型空间使用不同的相互作用进行理论计算,对不同相互作用得到的B(GT)值进行对比和讨论,给出了最吻合的计算结果.讨论了18N核的
利用能量为60MeV的11B束流,通过100Mo(11B,5n)106Ag熔合蒸发反应布居106Ag的高自旋态,用15台带BGO反康的HPGe探测器进行在束γ谱学测量.通过γ-γ符合矩阵开窗分析和DCO比值
通过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142Nd(19F,6n)155Tm来布居155Tm核的高自旋态.发现了一些新的γ跃迁,经过γ-γ符合分析,建立了新的能级纲图.利用系统学比较对新建立的155Tm能级进行
在在束实验条件下用γ-γ符合方法研究了具有β+/EC衰变性质的核素176,178Ir的衰变γ射线.另外借助氦喷嘴快速带传输系统在排除在束干扰的条件下,进一步对176Ir的β+/EC衰变
通过对重核252Cf自发裂变产生的瞬发γ谱的测量,对丰中子核112Ru的能级结构进行了研究,确认和扩展了基带和单声子γ振动带,同时识别了两个新的边带,认定它们分别为二准粒子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