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遗传和临床症状的桥梁——内表型

来源 :第301次香山科学会议——心理和谐与和谐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ykxc14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传统的遗传学方法探讨可能影响精神分裂症患病易感性的基因基础,其结果并不理想。研究遇到的障碍之一是我们不能识别出缺乏临床症状的易感基因的携带者。此外,精神疾病的诊断具有异质性,即并非所有的患者携带有同样的易感基因。分辨出与精神分裂症相联系的神经生物学或神经行为学特征或与基因表达更紧密联系的内表现型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新方向。很多对具有发病风险的患者后代的研究表明神经认知功能障碍是最有可能的潜在内表现型之一。在神经发展的柜架内更容易理解此观点。由于基因并不与精神病病理机制一一对应,因此在相对更简单的、基于生物表现型的水平上关联或外显的基因效果更大。内表现型最初被认为是发现基因的工具,通过减少表现型的异质性影响而提高关联研究的效能。 然而,正如我们的综述所示,人类基因组计划已经“完成”,下一世纪生物医学科学的主要障碍是在从分子水平到心智水平上如何特化人类内表现型的多样特征,最重要的是探查精神疾病患者不和谐的心智活动。认知神经科学、神经心理学和影像遗传学(研究人类不同基因型个体的神经结构和活动的方法)的发展引起了人们观念的转变。这种转变是通过应用遗传风险变量作为工具以发现中介从DNA序列到病理行为表现之间的神经机制,显示出内表型研究更强的效力引起的。电生理学、神经生物化学和神经心理学同样也是强有力的工具,用于研究遗传变异影响的内在神经生物过程。 文章综述了国外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提出在这一很有希望的研究领域中我们的可能贡献。
其他文献
从小就知道印度是文明古国,尽管深深地被它独特的风土人情、宗教特色吸引,但仍然忍不住对这个国度产生畏惧:一些地方比较落后、贫穷,犯罪率较高,这些评价让人退却。然而揭开
期刊
目的:探讨自1986年湖南省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后该病残存传染源消长规律及传播作用。方法:应用常规方法进行病原学、蚊媒和血清学纵向、横向监测以及流动人口监测,对薄弱环节采取适当
职业枯竭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心理现象。文中阐述了职业枯竭的五个特征(情绪衰竭,冷嘲热讽,职业效能,认知疲惫,生理疲乏),分析了职业枯竭从情绪衰竭到冷嘲热讽的发展进程,并从工作
生命演化赋予人类和动物趋利避害、奖励惩罚等本能,情绪正是这些本能的体现。抑郁症的主要症状是持续的情绪低落。其发病机理与遗传易感性有密切关系;负性生活事件可能是主要环
会议
@@人不但能被动地适应环境变化,而且还能主动地迎接挑战、改造世界。以往有关社会转型时期心理问题的讨论,多侧重于关注急剧的社会变迁对人们的心理与行为的负面影响,研究如何有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致残率高的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数据显示:全世界共有一亿两千一百万抑郁症患者。每年约有5.8%的男性,9.5%的女性
本文介绍了我国室内生态环境与健康建材领域近年出台的主要标准,提出环境材料及生态健康建材标准化工作目标。
本文详细介绍了《抗菌涂料》化工行业标准制定任务的提出、标准调研情况、标准使用范围的确定、试验方法的确定依据、技术指标确定等。
郭晓冬似乎跟谍战戏结下了缘分,刚拍完《红色电波》,他又马不停蹄地开始拍摄电影《秋喜》。在学校的时候,同学们说最让人钦佩的是默默用功、永不言倦的郭晓冬。他经常扮演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