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档案管理在企业文化进步中的作用

来源 :江苏省档案学会2016档案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vi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不断升级,档案管理流程已经较为完善地融入企业的各个管理环节,企业内部从各个生产岗位到各个管理部门,从档案的初始形成一直到归档,都逐渐形成了规范和严格的流程和模式.一些岗位从不关注、不清楚档案管理内容,到目前的严格遵守、执行档案管理标准,直至不断提升档案整理、管理能力,从而使企业档案管理具备了一个全流程化的优良平台.这个创建和提升过程,不仅是档案管理水平的进步,也紧紧伴随了企业文化的进步.而这种进步,又反作用于档案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推动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不断进步,不能忽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终端,应该充分发挥现代企业档案管理的全面作用,以其一点一滴的进步,带动全局。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档案管理者,在贯彻档案管理实施细则、推进流程、落实制度时,有意识地把转变企业管理文化、协作精神相结合,用档案管理中的严谨、求实、精细、完整的工作精神,影响和改善一个企业的管理氛围,带动团队的文化进步,让档案管理的文化外延不断正面影响企业文化,这需要档案管理工作者更多介入企业文化的建设,应更为主动地发挥企业档案管理在企业文化中的积极作用和正面引带,使档案管理工作更为活跃、前置、能动,在企业文化的进步中,发挥其更为独特、长效、有力的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建立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制度应是合理的选择.所谓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制度实际上是一种多元、高效、灵活的档案管理方式,是企业档案工作为适应企业制度变革的需要在管理制度上的一种变革.本文试就其产生背景、基本特征与机制构筑提出建立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制度要以史为鉴,重在构筑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制度的运行机制,在构筑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制度运行机制中,还应有必要的约束机制,用以保证档案工作的健康发展。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乡镇经济经历了集体企业转改制、城乡一体化发展等特定时期,乡镇集体企业实现了多元化发展,出现新的多种方式并存的经济组织,如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制、公司制等.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档案工作如何制定相关的档案管理办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尽快出台相配套的指导性规范性管理办法,建立灵活的档案管理模式,加大档案宣传培训力度,利
中华老字号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经营有道,极富传统特色,蕴含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而其企业档案记载了老字号发展的全过程,不仅为老字号企业的发展与传承提供了巨大的参考价值,而且在继承和弘扬老字号企业优秀传统文化和推动地方文化品牌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老字号企业自身来说,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品牌需要精心呵护。王四酒家在保护和传承叫化鸡、桂花酒制作工艺上,保持了其独独的地方
档案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通过档案,可以探寻历史发展的轨迹和规律.其作为无形资产的重要载体,对于无形资产的保值、增值起着重要的凭证作用和参考作用.如何完整、准确、有序归档文件材料,编排、登记归档目录,保存视频、照片等声像档案,收集、鉴定、整理专门档案、技术档案等都有统一的规范,这样将更有利于档案资料的使用,增强档案意识,重视基层档案工作建设,是基层档案有效利用的根本保证;提高档案人员
2014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4]15号.以下简称"两办《意见》").这份文件历时七年,终于出台,为新时期档案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新时期的档案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两办《意见》的学习,并结合本人工作实际,提出要加快推进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加强对档案信息的分析研究,完善档案事业投入机制,加强档案宣传工作,让广大档案工作
开发利用档案,使档案直接为港口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稳定服务是综合档案馆的基本职责之一,是综合档案馆得以生存的重要依据,也是发展档案事业的需要,更是档案工作者的神圣使命,要大力开展档案收集、利用的宣传工作,大力丰富馆藏,改善馆藏结构,为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提供丰厚的物质基础,改进档案利用的环境和条件,提高馆内工作人员素质,强化服务意识,优化知识结构,抓好队伍建设,总之,档案的开发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档案数字化需求越来越多,专业化水平也越来越凸显.利用档案管理系统对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提高档案利用水平的有效途径.目前,许多单位都在以业务外包的方式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通过业务外包开展档案数字化,提供专业和优质的服务,降低本单位档案部门的人力投入和生产成本,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同时,在数字化实践过程中,档案数字化外包并非十全十美,有些外包工作做得不尽如
从2000年到现在,是中国电力企业快速发展时期,资金投入不断增加,电网建设与改造力度增强,农村电网也实现了由"户户通电"到农网改造与升级工程再到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三级跳".在这期间电网档案资料逐年增多,徐州供电公司始终秉承“服务中心、强基固本、创新发展、持续提升”的总思路,坚持以人为本,持续打造思想作风硬、业务水平高、团队结构合理的企业档案工作队伍,以素质建设为引领,以人员建设为驱动,以制度建设
配网作为电网的末端环节,面向广大电力客户,配网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关系电网企业的运营形象和水平.配网工程档案不但是配电网工程项目建设投产、竣工以及达标验收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将来电网生产运营、改建扩建的主要依据.结合自己在电力企业配网档案的管理经验,建立规范管理制度,专人负责抓好落实,对配网工程项目要早布置、早介入,积极开展配网档案管理创新活动,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
国家电网公司以奉献清洁能源、建设和谐社会为使命,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清洁能源"为特征的中国能源互联网.供电企业智慧档案作为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面向社会、面向客户,是社会各界感知、共享能源互联网大数据成果的主要途径,在建设中国能源互联网乃至国民经济的新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供电企业智慧档案,是指通过对电网、设备等核心资源的建设、运营大数据的智能化处理,在确保及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