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第九届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2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创新人才是创新的主体.高等学校素质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努力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我校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实践的情况,从课程设计内容的选择、课程设计组织方式及改革实践效果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勇于创新的良好学风,主动参与和实践探索的研究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设计能力.作者结合开展机械创新设计竞赛活动的体会,探讨和总结了开展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途径.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的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但是,随着多媒体技术在各类课程的应用逐渐增多,在贯彻"多媒体技术服务于教学"的宗旨上,暴露了诸多问题.本文较为详尽地分析了目前多媒体教学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同时指出多媒体教学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
将组合体的组合方法和CAD软件中的拉伸和旋转创建立体的方式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基于CAD立体建模辅助构形设计和组合体读图的方法,建立一种适用于现代化设计、表达及制造一体化生产方式新的组合体读图及构形设计基础理论,有利于工程制图及计算机绘图教学的有机结合.
以三维建模技术为支承,轻松完成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与分析等任务已经成为现代工程设计的标志,为适应图形表达方法的进步与发展,工程图学课程体系重心由原来的二维图形向三维实体造型转移将是必然趋势.本文介绍了以表达设计思想和培养创新精神为主旨,基于三维CAD的组合体教学全方位的改革与实践.
随着国内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深入,企业对既懂得产品设计开发、制造技术,又能够掌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方法和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本文讨论了对于毕业后从事企业信息化方面工作的机械制造类毕业生所需的知识结构及综合评价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高校培养制造企业信息化复合型人才打下基础.
针对近机类和非机类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进行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以期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
创建精品课程是从改革教学模式着手,主要做好整合课程内容和结构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优良的教学网站,设计创新性实验,建立切实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等工作,确保精品课程的教学质量.根据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讨论了精品课程建设的几个重要方面.
通过总结机械基础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阐述了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现代教育方法的改革在课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实践证明精品课程代表了课程建设的目标和发展方向,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的大量应用,市场大量需求掌握CAD高新技术的人才.结合本院的实践,对CAD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进行探索.
通过分析现代大学教育的弊端,并结合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概念,以确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三维培养目标为基础,构建了三维培养框架,针对培养框架提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三维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