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全程式一体化教育--生命教育理念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启示

来源 :第三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命教育高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UOQIANG6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程式一体化的指导和培养.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需要根据自身特色,有的放矢地促使学生拥有一技之长,获得生存技能.本研究试图以生命教育理念为指导,对地方高校大学生成长与就业进行全程式一体化的培养给予探讨和研究。在生命教育之生涯规划的指导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通过师生互动全程式一体化的教育教学,促使学生成长为具有自身特色和一技之长的应用型人才。总之,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学生的成长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统筹规划、全面安排,需要不同岗位、不同角色的教职员工统一思想、统一意识,共同完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
其他文献
为进一步完善现有地质工程和土木工程的"一体化、三层次、五训练"实验教学体系,探索性设计并开发了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依托成都理工大学国家级地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平台建设实践.地质与岩土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包括虚拟实验室、数值仿真实验室、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等三个大平台,通过平台设计实现对国家级地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各试验室的虚拟漫游,实现该中心虚拟实
本文以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的"调度集中系统"实验为例,探讨了在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中,如何通过实时更新实验教学内容、采用激发学生主动性和探索精神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既有实验系统开发新实验和开放实验空间这四种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旨在为素质教育背景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仿真头模实验教学系统是口腔医学教学的平台.在仿真教学环境条件下,从教师的教学意识、学生的能力培养、仿真头模实验课的系统化等方面,深入探讨提高仿真性教学的措施.加强仿真头模系统的仿真性教学,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口腔医生的重要环节.
新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以过程流体机械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对该门课程的教学要点和难点进行梳理,归纳提炼出全新的教学实验项目,形成较完善的教学实验体系.实验项目包括课内必修、课外必修和课外扩展三种组织方式,每个实验项目均考虑了验证性、设计性和综合性三层次实验教学目标.这一体系的贯彻必须依托强有力的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平台,以及建立与完善实验教学环节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根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本文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资源建设几个方面,对机电流体传动综合控制实验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高校实验教学改革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建设、管理和利用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是重中之重.本文以重庆科技学院钢铁制造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为例,着重阐述了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产业与教育深度融合、携手互助构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的建设思路,探讨了在合作共赢、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实现学校、企业的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和共同利用的建设模式,最终既为高校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创造了
"三学期制"是我国高校学制改革的一项,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2013年2月西安交通大学正式实施"三学期制".作者对西安交通大学工程坊承担的三类实践教学——教学实习、自主实践和项目实践,在三学期制下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论述了实践教学出现的新特点和新变化,分析了新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和进一步做好实践教学的建议.
基于网络化信息化技术,就虚拟仿真实验室及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建设、远程监控实验室及实验项目建设、网络化信息化实验室及实践环节考核方式的转变、实验中心仪器设备信息公开及对外开放共享服务等方面的建设思路进行了论述.该项建设,必将大大提升整个实验中心的信息化水平,在促进实验室实践环节考核方式的转变,培养具有显著工程实践能力的人才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两岸因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先后致力于生命教育的推动,希望让青少年及民众提升生命的质量,获得更美好的生命发展.在台湾地区也有许多不同单位投入,其中南华大学一向积极在校园中推动生命教育,不但做好生命教育的落实,而且采取适当的推动策略,以深化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伦理思辨的能力及知行合一的统整.具体而言,多年来南华大学在生命教育理念、正式课程的规划、学术研究及实务经验推动等方面,已有不错的成果.因此,本文
《德音雅乐与生命教育》是结合音乐、生命教育、团体辅导、体验活动等设计的一门体验式生命教育课程,初为公共选修课,现已由学校建设为校级通识课.作为体验式生命教育课程,本课程的课堂采取团体辅导活动方式进行。第一次课为专门的团队建设课。目的是通过团体活动的开展,促进团体成员之间的相互认识与信任,形成开放式的温馨团体,增强团体自身的动力,实现生命的成长。此团队一旦建成,将维持到本门课程结束。每次上课的分享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