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顶板采空区仰钻探放水施工技术

来源 :2011煤矿安全高效开采地质保障技术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tian200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霍州煤电庞庞塔煤矿为了安全开采石炭系上统太原组10号煤层,对10-702工作面10号煤上部老矿采空区积水进行探放水疏放,对庞庞塔原矿采空区的分布条件及积水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合理布置探放水钻孔,采用仰角钻探施工探放水钻孔,安全疏放庞庞塔煤矿原5号煤采空区积水和太灰水,总计放水量47.58万m3,为10号煤霍州煤电庞庞塔煤矿10-702工作面安全回采提供技术保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工程的成功探放水为霍州煤电老井改造挖潜、地方小煤矿整合开采时遇采空区的探放水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其他文献
通过170余组煤层甲烷碳同位素δ13C1测定结果,分析了我国煤层瓦斯的δ13C1值分布特征和统计规律:δ13C1值分布范围为-73.3‰~-27.3‰;δ13C1值随煤的变质程度的增加总体增大,无烟煤阶段以后,δ13C1的变化趋于平稳,在-35‰上下波动.根据煤层甲烷碳同位素与煤级之间的变化关系,以煤的最大镜质体反射率作为指标,将我国煤层瓦斯成因分为次生生物成因气、混合成因气和热成因气三大类,并指
煤矿井下瓦斯抽放孔钻孔施工工程量巨大,现行施工及验收仍采用人工丈量的方法,难以保证符合设计技术参数。瓦斯抽放孔孔深一般不超过100 m,可以近似的认为孔径平行于开孔方位,施工中仅要求开孔方位满足设计要求。针对这种情况,介绍了一种可对煤矿井下瓦斯抽放孔开孔参数进行实时监控的智能测控系统,该系统采用基于陀螺与加速度计的捷联惯导系统对钻机的方位角、倾角进行测量,同时采用孔深测量系统对钻机钻进深度进行测量
邯邢矿区是典型的岩溶大水矿床,伴随下组煤的进一步开采,各种水害威胁凸显。通过对矿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综合研究,划分出了:地表水水害、煤层顶板及以上含水层水害、煤层底板高承压奥灰岩溶水害、老窑水水害和岩溶陷落柱水害等5种煤矿水害类型。并针对各类型水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水措施。对确保邯邢矿区矿井安全生产、指导高层决策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根据煤矿区煤层气地面与井下抽采系统中三维要素的不同特征,采用地面建筑物与抽采设备的3DMAX静态建模和基于钻孔数据的地质体动态建模,实现了煤矿区煤层气抽采要素的三维模型。运用对原始数据进行解析控制插值算法的精度和视窗的消隐与裁剪等技术,实现了三维要素的多角度观察、放大、漫游、旋转、平移、叠加、剥离、透明和纹理处理等可视化功能。利用这些技术开发的煤层气地面与井下一体化抽采三维可视化管理系统在晋城矿区
通过对彬长矿区蒋家河煤矿地质勘探数据和实际瓦斯监测资料的分析,初步总结了区域地质、水文地质、构造演化和煤岩组分等地质条件对该矿瓦斯分布的影响。结合瓦斯在ZF 1404工作面中部(向斜核部)涌出较大的特点,采用了工作面上隅角布设风帘,架设高压风管,相邻工作面采空区布设刚性抽放管路,增加工作面通风量,施工高位钻场预抽相邻岩层瓦斯和施工交叉钻孔预抽开采煤层瓦斯等综合治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黄土塬区地震勘探成为世界级难度的根本原因是表、浅层的地震地质条件十分复杂。疏松的黄土层中激发的地震波能量弱、衰减快,是面波、折射波、多次反射折射波发育的温床。这一切决定了目的层有效波的信噪比极低。解决该难题的关键是合理选择激发参数,并辅以对观测系统等其它参数的正确选择。经过长矿区大量工程实践检验,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煤层顶板稳定性是保障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多项地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将影响煤层顶板稳定性主要因素概化为顶板沉积环境、顶板构造特征及项板岩石力学特征等4大因素,细分为顶板岩石组合方式、岩性差异及层理变化等8个因子,把顶板稳定性级别分为:很稳定、稳定、基本稳定及不稳定4个级别;采用可拓层次分析法,建立煤层顶板稳定性评价的可拓层次分析模型,构建可拓对比矩阵,运用基于可能度的区间判断矩阵排序
从构造、埋深、煤厚等几个因素分析了郑州矿区瓦斯地质特征,尤其是滑动构造,不仅控制了煤层的成因和构造煤的分布,使得煤层瓦斯进一步释放又能封闭煤层瓦斯,而且使得煤层煤与瓦斯突出的瓦斯压力临界值偏低,进而分析了本区瓦斯突出征兆和规律。针对性地研究了相应的瓦斯抽采技术,提出瓦斯防治对策,有效促进了矿区安全发展。
导波的研究在煤田领域早已存在,但以往研究较多的是洛夫型导波。相比之下,瑞雷型导波的研究不足。两分量的瑞雷型导波比单分量洛夫型导波方程复杂的多。从弹性波理论出发,基于理想的3层煤层模型,推导出了相应的瑞雷型导波的频散方程,并通过计算得到了3层对称与不对称模型的频散特征,为瑞雷型导波在煤田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了更准确的确定薄煤层的厚度和分叉合并范围,利用测井资料结合三维地震数据体及其解释成果进行多井约束下的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通过层位标定确定煤层所对应的波阻抗层,然后提取该波阻抗层的厚度并与钻孔见煤点处的煤层厚度进行拟合匹配,最终得到三维地震测区的煤层厚度分布规律。经过实际验证,效果比较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