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安山滑坡地质过程研究

来源 :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fu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查明凤安山滑坡特征的基础上,基于地球系统科学,用系统全过程动态演化的观点,探讨了滑坡的地质过程演化机理,再现从斜坡的形成和变形破坏到滑坡的产生和后期运动的演化全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滑坡是在受河流强烈下切、地下径流、断裂活动和地震活动等综合作用下,软硬相间的反倾层状岩体的大规模多期变形破坏所致,其后期演化具有多期性、分区性、分级性和分层性特点,形成以6级宽大平台和纵横裂缝切割为显著特征的"洋葱皮"式滑坡,经进一步后期演化,最终形成平面旋转式"叠瓦状"塑性流滑坡且持续滑动.研究结果为评价滑坡当前的稳定状态和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以及G212线的改造和兰州-重庆-海口高速公路的选线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上海市翔殷路越江隧道工程江中段圆隧道原通风设计拟采用排烟风道方案,以解决圆隧道内集中排烟,但新增排烟风道砼结构与管片锚固须采用大面积植筋锚固工艺,从保护管片结构的
会议
本文应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对大跨度公路隧道可能采用的一种双侧壁导坑法的施工全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了施工过程中围岩、初期支护的变形随隧道开挖掘进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
会议
本文考虑到大坝变形分析中各影响因素与变形量之间存在着模糊性,提出应用聚类分析与两级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的方法来处理大坝的变形观测数据.文中以西津大坝27#点的50组变形观
会议
2011年广州高级音响展如期在11月4~6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办,展会以高端和顶级的影音器材展示作为重点。代理商们均展示了旗下的顶级影音器材,并为发烧友们带来了一场又
本文利用FLAC3D程序研究了在各种地形、地质条件下的浅埋偏压隧道开挖面的"空间效应",并通过"位移释放率"曲线确定出了隧洞的合理循环进尺长度.分析结果表明,浅埋偏压隧道的
通过对隧道开挖引起的地面沉降进行研究,建立隧道施工引起地面沉降的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探讨不同土体本构模型下隧道开挖引起的地面沉降变形规律;对比分析土体不排水和排水
会议
滑坡的破坏模式和破坏机理是滑坡防治的重要依据,并对所采取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探讨了广西洞巴水电站厂房边坡在施工开挖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和破坏的机理,通过F
会议
阳逻长江大桥南锚碇因其工程规模和难度在国内都是史无前例的,故称"神州第一锚".该工程创造了若干个"全国之最":地连墙厚度1.5m;圆形地连墙最大深度62.0m;圆形基坑直径70.0m,
会议
τ-p变换是浅层地震勘探中一种重要的数字滤波方法,但这种滤波方法有一个无法避免的缺点,就是在倾斜叠加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假频,严重降低了地震记录的解释精度.论文探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