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信仰”与“宪法信仰”—一种基于宪法的法信仰理论

来源 :第二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_zhangh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律信仰曾经引起了我国法学界的热烈讨论,但是这个概念一经提出,就面临着自身难以解决的逻辑难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弄清楚法律信仰的对象究竟是什么。法律信仰的对象只能是自然法,而不能是实证法,从这个意义上讲,使用“法信仰”的概念比法律信仰更加准确.而作为法信仰的现实归依,宪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被信仰的品质,因此,树立对于宪法的信仰,是我国当代法信仰的核心关键所在。
其他文献
1996年、1997年对天津市化妆品生产企业(104家)进行了卫生学调查,并对成品细菌学质量作出评估。调查内容为化妆品生产企业的生产规模、卫生设施和车间布局等是否符合卫生要求,重点调查车间功
在现代风险社会,公共警告作为警示公众防范危险的有效手段被各国政府广泛运用,同时也出现了滥用侵权的问题,成了法治社会控制权力与保障权利的新焦点话题。从大陆法系和美国的情
会议
公民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也是现代公共行政的发展趋势。行政过程的公民参与有利于行政相对人和相关人在行政行为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防止行政主体单方面做出对自己
会议
行政保留是行政法领域中一个较为特殊的问题,其本质是行政最终决断权。行政保留的主要形态有行政立法权保留、特别权力关系,行政自由裁量、行政终局裁决,从法国的行政法院体制构
会议
本文对网吧管制体系的历程进行介绍,对管制实际运作的措施及其效果进行简述,分析了放松管制的可行性。管制国家的兴起是现代政府发展的一个趋势,有其现实的合理性。但是,这种以宽
会议
多数人与少数人的抵牾或协调,对于正义或社会正义的接近与实现,至关重要。美国制宪者关于“麦迪逊式困境”所涉及的两个不同原则(即多数统治与少数权利)之间相互抵牾的态度,不是
行政法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受到其背后支配性观念的影响。面对制度变迁与社会争议,本文希望通过解读西方公法思想中的两个关键词:国家权威观念与自治观念来反观与分析中国艰难制度转型的行政法观念的内在张力,并通过引入公共理性这一概念装置来调和此种张力,并探讨社会公平与法治国家的实现平台与操作程序。
会议
番茄枯萎病又叫萎蔫病,在老菜棚室发生严重。病菌专化性极强。只危害番茄。 (症状识别)①发病初期接近地面的叶片发黄,随后变褐枯死。但不脱落。②病叶逐渐向上蔓延,有时植
以北京市与河北省之间存在的长期调水关系为研究对象,探析此一调水秩序中存在的基本权利问题,京冀两地之间的权利冲突在权力介入的情况下演变为权利、权力冲突,北京市当地基本权
一、问题的提出《国家赔偿法》第17条规定了不予刑事赔偿的几种情形,其中之一为第3项规定的;依照《刑事诉讼法》(96年修订)第15条规定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的,不予赔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