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峡江-广丰地区白垩纪红盆与火山盆地构造演化对铀成矿的控制

来源 :第五届全国矿田构造与深部找矿预测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hacmacyh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西省峡江-广丰地区的产铀盆地常具有特殊的三元结构:含铀火山岩发育在燕山早期的断陷区内,火山岩之下有一(几)套煤系地层,火山岩系之上有一套红色碎屑岩层,因而构成具有“黑-灰-红”特色三层结构的叠合式盆地。本文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区叠合式盆地的空间分布、组成结构、形成演化和矿化等特征,并探讨盆地形成演化对铀成矿富集的控制作用,以期为研究区铀矿勘查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先存断层的活化对许多热液矿床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正确认识断层活化的控矿机理对找矿勘探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两个实例(加拿大阿萨巴斯卡盆地的不整合面型铀矿和华南江南造山带的万古金矿)来研究活化断层控矿的意义。加拿大阿萨巴斯卡盆地的铀矿产在基底与盆地砂岩之间的不整合面附近,并与基底断层密切相关,而这些基底断层又切穿并错动了盆地的不整合面,显然这些基底断层形成于盆地之前,但在盆地形成之后又发
正断层的分段构造形式及其扩展演化机制的核心内容可以归结为正断层的中继构造模式。本文从正断层的断块变形、断裂扩展以及断裂力学特征等角度,总结了正断层中继构造的扩展演化特征。中继斜坡的变形伴随断层位移的转换,测量位移曲线揭示了中继带变形的特征。正断层有多种扩展方式,形成不同形式的中继构造。正断层中继构造是在三维空间扩展的,把断层边缘的断裂力学性质和断层面的放射状扩展方向相结合,可完整的描述中继构造的空
在充分吸收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本文系统归纳总结了紫金山矿田的典型矿床类型及特征,探讨早白垩世伸展构造背景下该矿田成岩成矿作用与北西向上杭—云霄成矿带的关系,并建立早白垩世紫金山矿田成岩成矿作用的时空格架,研究表明北西向构造裂隙带是紫金山矿田重要的导矿和储矿构造。受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体系影响,早白垩世紫金山矿田在北西向上杭—云霄深断裂多次活化作用的影响下,分别在125~105 Ma,以伸展作用为主
特提斯东段的金沙江缝合带的穿时闭合与羊拉铜矿等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形成是西南三江地区重要的地质事件.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矿床的野外系统观察取样,结合花岗岩侵入体的锆石SHRIMP U-Pb 年龄测定结果,对金沙江古洋盆的碰撞闭合过程做初步研究.结果 表明,南部的通吉格花岗闪长岩(加仁岩体之一部分)为246.1±3.5Ma;中部的路农花岗闪长岩238.1±5.3Ma,里农花岗闪长岩239.0±5
侏罗纪宁武-静乐盆地位于华北克拉通中北部的吕梁山地区,处在华北平原盆地与鄂尔多斯盆地之间,为NE-SW 走向的向斜盆地.本文通过构造变形分析、平衡剖面恢复与生长地层碎屑锆石年代学分析,厘定了侏罗纪宁武-静乐盆地构造变形样式、原型盆地性质与生长地层开始形成的时间.其中,盆地北段西侧发育断展褶皱与对冲构造;盆地中段西侧发育断展褶皱与背冲构造,中段东侧发育断展褶皱;盆地南段西侧发育断展褶皱与叠瓦状逆冲构
望江山层状岩体位于扬子北缘新元古代汉南杂岩带中部,岩体呈椭圆形,出露面积约为100 km2.岩体岩性分带非常明显,从底部到顶部由超镁铁质岩过渡为中性岩石:底部主要由辉石岩和橄长岩组成,中部为橄榄辉长岩和辉长岩;上部为辉长岩和闪长岩.本次研究以中部岩相带中辉长岩类和辉长苏长岩类为研究对象.橄榄辉长岩中橄榄石Fo 值介于51.7~55.6 mol.%之间,Ni 含量变化范围为337~933 ppm.根
泛非事件在喜马拉雅、塔里木、佳木斯等地均有发现,而扬子地区对泛非事件响应报道较少.扬子地台东南缘浙江常山的白石、芳村和开化裴岭脚、洪坑等地的早寒武世发现了两期地震事件沉积,其中白石剖面地震事件与裴岭脚的第二期地震事件相当.根据地震事件区域分布规律的研究,认为两期地震两期地震活动应是受开化—淳安大断裂控制,以常山芳村剖面为地震的震中距,则可推算出浙西古地震的震级应不低于7 级但不大于7.6 级;开化
低角度正断层是变质核杂岩区广泛发育的一种伸展构造,目前大量报道于世界各地,但其成因机制一直是构造地质学研究中的一大热点和难题。国内外学者就此提出了低角度正断层的多种成因模式,比较著名的大致有四种模式:滚动枢纽模式、应力导层与底部剪切模式、岩浆驱动模式、共轭伸展褶劈理演化模式,本文重点介绍并评述了这四种成因模式,并对低角度正断层成因模式的研究做出了进一步展望。
古土壤是揭示过去地质时代气候变化的重要材料.利用色度指标(亮度L*、红度a*、黄度b*、饱和度C*、色调角h*)与其他常用气候替代指标(低频质量磁化率χlf,碳酸钙含量ω(CaCO3)%)对广丰盆地晚白垩世周田组(K2z)红层展开研究.周田组实测剖面主要发育钙板层和砂砾层,含有大量钙质结核,具有古土壤发生层,滑擦面,遗迹化石等特征.结合剖面岩层信息,对比分析气候替代指标后发现:不同岩层指标间存在一
东天山构造带位于中亚造山带的南部,从南至北由觉罗塔格山脉,吐鲁番-哈密(吐哈)盆地和博格达山脉组成。了解东天山的中新生代隆升和剥露历史对于了解吐哈盆地砂岩型铀(U)成矿的成因至关重要。本文在东天山西部两条南北横断面上,对其中所采集的13 个花岗岩和砂岩样品进行磷灰石裂变径迹(AFT)热年代学研究。本研究得到的AFT 年龄与热历史模拟结果表明,东天山存在三个主要的构造隆升事件,即晚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