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新园村高层住宅能耗研究

来源 :第六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j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建筑节能的角度,运用Ecotcct软件,对天津大学新园村高层住宅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住宅设计中具体的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希望这些方法用于建筑设计阶段,为可持续的住宅建筑设计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住宅区景观水体是生态住宅和生态城市建设中最活跃和最富有生命力的组成部分.在充分利用规划区域原有地形和水文特征的基础上,本着充分利用自然和最大限度地节约水资源等原则,提出了设计住宅区景观水体的程序和思路,探讨住宅区景观水体生态设计和建造方法.以北京为例,对城市住宅区主要径流污染物进行量化分析,提出相应的水质保障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评估住宅区的环境质量是改善住宅区人居环境的基础.目前,大部分关于人居环境评估体系的数据都集中于西方发达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却相对较少.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密集型国家,存在很多自身的问题,较高的人口密度和较低的能源回收利用率使得中国不可能简单复制其他国家的经验.本文旨在研究评价城市住宅区及其附属设施内人居环境质量的若干指标,从而形成具有中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环境体系评估系统.这些指标包括空间、人文、
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老工业住区面临社会强烈的冲击.本文通过对武汉市红钢城实地调查,分析探讨老工业住区面临的困境及其特征.旨在建筑更新周期内,针对存在问题对有机更新进行探索.
本文尊重源自于我国传统养老方式,结合新型的家庭结构,考虑我国城市房地产市场以大规模住区开发模式为主的现实情况,提出全生命周期老年社区的概念.在所谓"楼盘"的房地产范畴中,实现居民随年龄变化在不同居住形态中自循环的老年社区经营模式与不同年龄、代际居民混合居住的老年社区生活模式,并最终落实于住宅建筑设计以及规划布局方式.
中国内地城市市民正在脱离简陋而单调的住宅困境,但还需要有一个从国家和社会层面在理念和政策以及文化素养上的努力过程.应当承认居住需求的多元性,从而导致住宅的多样性.本文讨论我国城市多种住宅类型存在的合理性,并对多种住宅形式并存发展的可行性进行实证分析,同时坚持主张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迈向生态设计和人文设计的进步目标.
居住社区是构成城市的基本细胞,"和谐居住社区"应是构建"和谐城市、和谐社会"的基本组成成分.本文分析当今居住社区的空间分布及其外部环境,均存在众多与城市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居住生活、就业、就学等等"不公平、不和谐"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与国家的政策有关,也与城市规划的理念、规划措施紧密相连.本文从分析现状问题入手,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从规划技术层面寻求解决的办法和途径.提出"和谐居住社区"规划设计原
都市计划的规划过程中,民众参与的行为分为组织参与及个人参与.组织参与是民众透过社区组织的力量凝聚共识,并介入规划及政策执行的过程.民众参与规划过程中,对于公共利益的持有态度及价值观,直接影响规划及政策制定的结果.本研究以台湾台北县莺歌镇文化路造街运动为例,说明社区规划师如何借由田野调查、居民访谈、教育训练课程及活动参与的机制,透过公共价值建立,凝聚社区居民的共识,将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在社区整体利益
本文通过对影响住宅发展的基本因素——人、自然、社会和我国国情的对应分析,提出了21世纪前半叶我国城市小康住宅新的发展方向——和谐人居的基本构想,给出了和谐人居的定义和基本目标,同时围绕如何实现和谐人居的基本目标,建立了和谐人居的十一个指标评价和支持体系.
本文基于独立新风系统概念提出了基于热泵的独立新风空调系统,并给出了部分复叠式热泵系统,基于燃气热泵的楼宇热电冷联产系统,太阳能辅助多功能热泵系统等若干系统形式和方案,分析了其性能变化。结果表明,基于热泵的独立新风空调系统可提高系统能效比,有利于节能和扩大热泵应用范围.
常州"北港生态小区"是中德合作"扬州-常州生态城市规划与管理"子项目.为了更好地在项目招标阶段引导生态住宅的建设,同济大学商品住宅、常州市有关部门以及德国GTZ(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共同建立了新的项目招标方式,将项目投标中的生态住宅设计评分与土地投标报价相结合,设计了相应的5系统生态专项设计评价标准.这种评价方法的实施,首先在招标阶段确定生态设计及建设方法,引导生态住宅项目从招标阶段开始全过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