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注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后的不良反应与护理

来源 :2016河南省肿瘤专科护理理论与技术创新进展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bm__12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是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常用方法,剂量越大,血药浓度越高,它能够通过血脑屏障、血眼屏障、血睾屏障,杀伤隐蔽的白血病细胞,从而为患者争取生存的时间.
其他文献
家庭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是婚姻关系.婚姻质量作为影响人类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作为一种严重影响女性健康的疾病,其诊断和治疗、复发的威胁以及术后的躯体形象改变都会给患者及其丈夫造成极大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患者的婚姻生活.本研究以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婚姻质量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旨在为促进患者术后
随着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护理模式的要求逐渐增高,常规护理模式已无法满足患者日益增高的护理需求,现代护理观念已由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性护理模式逐渐转变为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模式.护理模式的不断创新同时也带动了服务意识的转变,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同时提高护理质量是护理人员追求的最终目标.虽然基础护理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最基本保障,但大多护理过程中
奥施康定片即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是阿片纯受体激动剂,对脑和脊髓的阿片受体具有亲和力,镇痛作用类似吗啡,但无封顶效应.主要特点有:口服生物利用率高,受胃肠液影响小;双释放相:显效快(<1h),作用持久(>12h);强效镇痛,镇静作用相当于吗啡2倍;服用方便、安全;不良反应相对较少.自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病区应用奥施康定片治疗中、重度癌痛患者108例,取得满意止痛效果,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留置尿管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技术,也是手术患者的重要术前准备项目.胃肠肿瘤患者手术多需全麻,而老年男性多伴有前列腺增生等多种合并症,留置尿管既非常必要又有一定难度和风险,因此,探究麻醉前后留置尿管对该类患者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意义.
根据国内肿瘤年报统计,乳腺癌居女性癌症发病率的第一位且呈年轻化趋势.中国乳腺癌患者的年龄普遍比欧美要年轻,超过一半的患者仍处于绝经前状态,属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所以内分泌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是防止乳腺癌复发的重要防线之一.内分泌物的依从性直接影响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本研究旨在从当前乳腺癌HR阳性患者内分泌治疗服药依从性现状出发,分析其影响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其依从性,最终达到减少复发和提高生存
新型抗癌植物药,它通过促进微管蛋白的聚合抑制解聚,保持微管蛋白的稳定,阻碍细胞有丝分裂,从而抑制肿瘤生长.随着紫杉醇注射液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由它引起的不良反应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认识并掌握紫杉醇注射液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和及时正确的处理,对保证肿瘤患者的继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院是以治疗肿瘤为中心的专科性医院,抗肿瘤药物化学疗法是肿瘤科室主要治疗手段之一.2014年1月~2015年4月应用紫杉醇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是一种常见的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是一种起源于血液或淋巴造血干细胞(Ha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的恶性疾病.主要是由于骨髓原幼细胞异常增生,使正常的造血功能受到抑制,并伴有多器官侵润、损害症状.临床主要表现为出血、贫血、感染、肝、脾、淋巴结肿大及白血病细胞浸润等.急性白血病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时常伴有发热、出汗、脱水等
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加四氢叶酸钙(CF)解救方案用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症状缓解后的巩固.HD-MTX可通过人体血生精小管屏障及血脑屏障,在ALL患者髓外浸润与全身强化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MTX具有极大的细胞毒性作用,临床使用时可引起骨髓抑制、皮肤黏膜损害、胃肠道反应、感染、肝肾功能损害等多种不良反应,故ALL患者应
癌性疼痛是癌症晚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到癌症患者晚期的生存质量,特别是重度疼痛患者.对晚期癌症疼痛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此类患者疼痛程度.本文选择本院癌性疼痛患者,观察疼痛护理路径在镇痛药物治疗癌性疼痛中的护理效果.
品管圈即品质管理圈(QCC)是由日本石川馨博士提出,指的是统一工作场所,为了解决工作问题,突破工作绩效,自动自发的组成一个小团体.放射治疗在肿瘤的治疗中占有重要位置,约70%的肿瘤患者需要进行放疗,放射线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还会损伤正常组织,随着放射剂量的增加,照射野皮肤会引起放射性反应.研究表明Ⅲ到Ⅳ期头颈部肿瘤患者行同步放疗和化疗有35%会发生Ⅲ或以上的放射性皮炎,目前,临床上尚无放射性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