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主干血管损伤超时限修复后疗效分析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下肢主干血管损伤超时限修复后的疗效. 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超时限血管损伤患者17例,其中股动脉断裂8例,腘动脉断裂9例;13例为开放性损伤,4例为闭合性损伤.平均4.1d后接受手术. 结果 随访2年1个月~6年.3例在术后7~11d截肢;3例发生慢性骨髓炎,其中1例截肢;3例胫前骨质外露,行交腿皮瓣转位修复;1例股骨骨不连,植骨后骨折愈合.2例行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功能恢复良好.另1 1例患者踝关节背伸功能障碍,小腿恢复部分感觉,踝关节平面下感觉丧失.5例行踝关节融合术,恢复行走,6例患者未行进一步矫形手术. 结论 下肢主干血管损伤后若系超时限修复,在腓肠肌营养血管通畅的前提下,及时应用显微外科方法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其疗效。

其他文献
学位
  目的 介绍带皮神经的带蒂或游离穿支皮瓣修复肢端皮肤缺损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本组共17 例17 肢体,应用吻合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支的游离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指端
  目的 探讨先天性Wassel Ⅳ型拇指多指畸形的分型及其对手术的指导作用。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科手术治疗先天性Wassel Ⅳ型拇指多指畸形59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
学位
传统铝电解由于采用消耗式炭素阳极而存在能耗高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这与当今社会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主题相悖。新型铝电解技术惰性阳极的应用能克服以上问
  目的 股骨下端开放粉碎骨折早期常常合并血管神经损伤、骨质缺失,后期一旦发生感染容易形成创伤后慢性骨髓炎,且常常形成窦道与死腔,临床处理非常困难.本文探讨应用腓肠肌瓣
会议
学位
学位
  目的 研究微型钛板在治疗指骨骨折中的适应症,并分析其疗效。方法对39 例51 处指骨骨折(其中近节指骨28例,中节指骨23 例)行麦迪康微型钛板内固定,近节指骨28 例骨折钢板
铝灰是铝冶炼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每年产生的铝灰量很大,国内外研究者致力于铝灰的回收利用,很多研究通过铝灰与不同溶液的反应来制取有经济效益的产品,但大部分研究都趋向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