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提升的有益尝试--基于首都图书馆法律主题馆的探索

来源 :2017年全国图书馆新型服务能力建设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09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都图书馆把握发展契机建立了法律主题图书馆,提供立体化协作式服务体系,提高了服务效能.本文分析了介绍了首都图书馆法律主题馆提升服务效能的具体做法和成功经验,对新形势下开展法律主题馆服务工作进行了探讨.
其他文献
构建新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构建新型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进行了理论探讨,同时以辽阳市图书馆的工作实际证明了构建新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有效途径是建立总分馆制基础上的城市阅读联盟.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出台,标志着立法保障公务文化服务的开端.高校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主体,可以从《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得到关于如何向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启示,也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通过主动服务和委托服务两种服务模式,高校图书馆将以《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为依托,更好地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中来.
移动互联网络环境下,以移动阅读为主的新阅读模式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总结现状,分析读者移动阅读需求,以临安市图书馆为例,从创建移动图书馆、建立互动平台、营造移动阅读文化氛围三种途径探索移动阅读工作开展,并结合本馆实际情况提出了基层公共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存在的困难.
本文通过在图书馆实行运维服务托管的优势和模式进行全面分析,结合鞍山市图书馆的现状,深入探讨了在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实践运维服务托管的创新策略.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推动图书馆服务方式的转型和变革.本文通过重新构建学科服务理念、提升学科服务的新技术、开辟学科服务的新渠道等方面的论述,提出将互联网思维融入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重新构建学科服务新模式.
通过文献计量的方法研究了基于知识环境下人们对信息、数据驾御能力的挑战,以在Mendeley平台中获取的的论文作为数据来源,对筛选出的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利用SPSS数据库分析平台构建补充计量学的论文影响力评价模型,客观地评价论文的影响力,其评价结果为学术质量、热点论文和科研机构的评估等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也是对信息环境下文献计量分析的有利探索.
职业学校图书馆是职业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发展与建设的三大支柱之一.职业学校图书馆的利用率和服务质量从某种意义上也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职业教育并不仅仅是就业教育,也是未来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国民素质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是未来国际竞争的重要基础.职业学校图书馆作为辅助教育机构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理应得到社会各界以及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长期以来公共图书馆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基本"垄断"了市民的图书阅读与辅导服务.然而,随着出版业的繁荣与社会文化的发展,读者阅读与读书活动呈社会化、多元化趋势,市民的阅读服务和阅读辅导被公共图书馆所垄断的局面正逐渐被打破.阅读空间正由图书馆向社会延伸,各种社会阅读空间建设精彩纷呈,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促进了社会文化的繁荣和精神文明建设,但同时也构成对公共图书馆的竞争态势.面对这种
书展是高校图书馆经常采用的一种工作方式.目前,这一工作方式在一些高校已形成规模和传统,但相关的理论研究有限.通过对材料的研究,文章归纳了馆配商书展的三个现状:①开展总数少多名校②目的明确针对读者荐购③进口书唱主角;总结了的三点意义:①有利于读者辅助采购②有利于图书馆资源推介③展示馆配商实力;并提出了两条延伸价值:本文认为,现阶段进行馆配商书展,不应过分强调其在读者荐购方面给资源建设带来的意义,而应
如何以有限的期刊购置经费建设最优化的期刊馆藏,成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对东北大学图书馆中外文期刊纸质资源及其学科分布现状的统计分析,以及中文核心期刊与重点期刊学科保障情况,合理揭示馆藏期刊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如何面向学科需求优化馆藏期刊结构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