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认知及其神经机制研究

来源 :2005年西方学习者汉字认知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mao8446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目前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等领域所进行的有关汉字认知及其神经机制的研究进行了介绍。 文章包括五个部分:一、汉字认知的行为实验的研究结果。行为实验的结果为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因此本部分对汉语母语者汉字形音义加工的行为实验结果进行了简单总结。介绍字形(笔画、部件、整字)、字音、字义的加工过程。 对影响各单元加工方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汉字认知研究。介绍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汉字识别规律(形音义关系、部件的作用等)及汉字正字法意识形成方面的研究成果。 三、汉字认知的神经机制的研究方法。介绍了汉字认知的神经机制的研究方法。主要是ERP(事件相关定位)和FMRI(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原理及优势。 四、汉字认知的神经机制的研究成果。 介绍了汉语母语者及与汉语学习有关的双语者关于汉字力加工的大脑神经机制,包括左右脑分工、母语与第二语言脑区定位、脑功能的发展等。 五、综合讨论。本部分将行为实验中发现的母语者与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汉字认知方式的异同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指出了汉字教学中应该关注的问题,对今后行为实验与神经机制的研究提出了一些观点。
其他文献
介绍了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现状,对同形部件开展研究,分析了造成同形部件的原因,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当想办法充分利用同形部件的有利因素,采取更加科学合理并行之有效的
会议
会议
对汉字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探讨,并对汉字如何在世界范围内有效传播进行了阐述,对汉字教育的改革进程分析,提出了科学化、艺术化以及信息化的教学策略。
会议
通过介绍韩国汉字的使用情况,分析了采用新中国的汉字规范标准对所用汉字进行较大规模简化的意义,不仅对汉字使用进行规范化管理,而且大大增加了中韩汉字使用方面的共
会议
对召开国际汉字会议的意义进行了概述,指出在东亚地区,应加强各个国家的学术交流,使国际汉字会议向着融合、协调的方向发展,综述了国际汉字会议近年来取得的成果,并探讨
会议
类型划分是对一部词典的概貌的描述之一.在林林总总的分类模式中,本文拟以黄建华、陈楚祥设计的分类模式为依据,从九个方面对《译学大词典》的类型划分作出探析,并
会议
译学词典类型的划分,对于译学词典的编纂与研究,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性研究课题.围绕这一宏现性课题,本文首先探讨了译学词典研究的定位问题,对于译学词典在词典体系及
会议
译学词典编纂及研究是译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译学词典编纂及其研究应遵循词典编纂的一般性规律,同时又有其特殊的编纂和研究体系.本文结合译学词典编纂及研究在译
会议
为了深入了解使用者对译学词典的需要,我以三十多位经验丰富的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自2002年3月至9月,历时半年之久,通过问卷方式调查他们使用词典的情况,希望能探索
会议
词典释义翻译中,可替换性原则是词典编纂者可行的、公认的标准;然而,某些例证的翻译也受到了可替换性原则的影响.本文认为,释义中的任何一个对应词(绝时对应词除外)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