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研发展形势下实验动物福利的实施及问题

来源 :华东地区第十四届实验动物科学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ss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研究是“十三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支撑,实验动物在科学研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的动物福利问题也受到了高度关注。文章阐述了中国科研发展形势及实验动物使用现状,并对国内外实验动物福利实施情况进行了比较,以为动物福利改革提供参考和建议。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转染大脑多巴胺能神经营养因子(CDNF)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治疗帕金森(PD),本研究以大鼠BMSCs为对象,在体外进行CDNF的表达研究。首先构建真核表达质粒载体,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其转染至BMSCs,并进行后续的转染成功鉴定以及转染细胞的分化潜能鉴定。结果 显示本实验成功获得表达CDNF的BMSCs,且证明转CDNF的BMSCs仍具有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潜能,为后续的基因
目的 使用SD大鼠构建子痫前期动物模型,并采用遥测法监测模型大鼠的动脉血压,分析掌握模型动物在自由活动状态下的血压及其他各项生理生化指标.方法 将16只SD大鼠分为4组,遥测模型组A:大鼠植入遥测子并构建子痫前期模型.模型组B:仅构建子痫前期模型.遥测对照组C:植入遥测子并制作模型假手术.对照组D:仅制作子痫前期假手术.A、C组在遥测子植入后连续监测血压数据.各组收集妊娠13.5d、20.5d尿液
实验动物是生物医学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要支撑条件,目前还是有一些医学院校没有对此项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实验动物的生产、监测、管理还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实验动物科技工作要为医学教育、科学研究和临床试验提供优良服务,必须加强法制观念,实行科学管理,重视人员的培养与技术队伍的建设,抓好条件设施的改善,结合实际工作开展实验动物学研究和教学,寻求一条切实有效的发展办法。
实验动物福利技术研究不仅是顺应“动物保护”和伦理学的要求,同时也是促进实验动物科学飞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目前相关研究主要是从“替代、减少、优化”三个方面提高实验动物福利。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实验动物的饲养环境、常规实验操作、动物模型研究以及毒性安全性评价的“3R”研究四个方面,概括了目前实验动物福利技术研究的进展及现状。这些动物福利技术的实施必将带来实验动物福利水平的显著提高。
通过对实验动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划分,以及分析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结构,试图探讨建立实验动物科学知识的培训体系,以提高实验动物从业人员队伍的专业素质,促进实验动物工作向法制化标准化轨道快速发展。
目的 探索在医学实验动物学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归纳和总结以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和主动学习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方法 以2015年春季学期医学实验动物学少数民族硕士研究生骨干班两个班为施教对象,其中1班采用传统的“一站式”教学,2班在动物实验模块的相关教学中采用案例分析教学,在课程结束之后对教学效果开展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该课程理论课中引入
实验动物是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科研必不可少的试验材料和对象而被广泛应用,但其生物学特性及其感染情况,不仅直接影响实验、教学的结果,还关系到实验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加强实验动物管理,对实验结果的判定和保障师生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医院校使用实验动物范围广、人员多,管理不足,规范实验动物管理有利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本文在系统分析江西省实验动物行业结构、生产使用情况和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促进全省实验动物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参照行业法规、结合自身实际,如何做好本中心IVC动物实验室管理,是动物实验效果的基本保证。首先建立了科学的管理规范,针对其开放型科技平台特点,从管理模式、岗前培训、技术指导、实验协作、有序安排、多重保障、合理结算等方面谈谈管理体会,为提高IVC实验室的管理成效提供参考。
通过分析高等医学院校动物实验技术平台建设的内容和特点,阐述了动物实验技术平台建设的理论依据和必要性,总结了医学院校动物实验技术平台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工作经验,提出了动物实验技术平台的构建目标和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