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黄土高原春季透雨日期的气候特征

来源 :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d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利用甘肃黄土高原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1971-2005年67个站的春季第一场透雨日期资料和美国NCEP/NCAR高空环流、OLR资料,选透雨日期典型早年与迟年对其与高空环流和OLR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部透雨平均日期与南部透雨平均日期具有相反的趋势.透雨早年500hPa4月平均高度距平场呈东正西负,平均流场青藏高原及我国西部为辐合区,700hPa和500hPa 4月平均湿度距平场西北地区为正距平中心,OLR平均距平中纬度负距平呈东西分布,青藏高原东部有负距平中心:透雨迟年500hPa4月平均高度距平场呈西正东负,平均流场高原上以偏西气流为主,700hPa和500hPa 4月平均湿度距平场正距平中心位于我国南部。
其他文献
利用球面正压涡度方程的线性和非线性数值积分模式,计算了南海季风爆发前后40年合成的基本流场上扰动的演变,结果分析表明:球面正压模式中,扰动的发展既依赖于基本气流的分布,也依赖初始扰动的结构;南海季风爆发前后的基本流场上的扰动能量都是增长的,即是南海季风爆发前后的基本流场是正压不稳定,且这种不稳定在季风爆发时达到最强,这可以成为季风爆发的动力学解释.当初始场为季风爆发前的实际的扰动场时,初始场的作用
本文对河南省1961-2005年45年的大雾日数资料进行分析,并选择其中40个代表站进行经验正交函数(EOF)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年平均大雾日数秋冬季多,春夏季少,雾日主要集中在11月到翌年1月;大雾区域分布也极不均匀,总体来说是东多西少,平原和盆地多山区明显少,全省有5个多雾中心,通过相关系数和第一模态的时间系数分析,全省大部分地区大雾日数呈增加的趋势,且存在2-4年、8-10年和19-2
冬小麦晚霜冻害由最低温度和小麦发育期两个因素确定,从数据库中查询不出晚霜冻害的确切资料.本文以河南为例,从构成晚霜冻害的两个因素出发,提出了晚霜冻害指数构建方法,并从多年数据库中计算出逐年晚霜冻害发生程度和发生天数.由于小麦发育期观测资料序列较短,影响了大尺度小麦晚霜冻害变化规律的分析,因此本文提出了冬小麦发育期资料推算方法;对计算出的近50年晚霜冻害资料进行EOF分析和Morlet分析,以发现晚
本文应用德州4个县市1966~2005年降水量资料,分别建立了降水序列,首先分析各县市近40年的变化规律是年降水量具有明显减少趋势.然后以1966~1995年降水序列为基础作1次累加重新生成干旱发生的灾变序列,采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干早年份进行了预测.应用1996~2005年的降水资料对预测结果进行了检验,效果较好.
本文对1951~2004年54年间黄河三角洲地区出现的191次冰雹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冰雹路径、源地、危害性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分析.利用713数字化雷达同波资料,以2001年5月3日降雹天气为例,介绍了5月3日防雹过程及其冰雹云回波演变情况,对该次人工防雹过程进行效果评估分析,结果显示作业效果十分显著.
9711台风(Winnie)是一个向北深入中国内陆并产生大范围暴雨过程的台风,其登陆后的长久维持及其引起的严重降水与其变性加强密切相关.基于T106一天四次1.125°×1.125°格点资料分析Winnie的环流结构,发现Winnie的变性加强与其环流内的锋生过程密切相关.台风低层环流中可发现环形锋生现象.锋带从西向东,从北向南包围台风中心.其中台几中心以北的北侧锋带与以西的西侧锋带结构、性质不同
利用实时资料和不同物理量场客观分析资料,对2005年9月18~21日济南市出现的一次历史罕见的秋季大暴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大环流背景和卫星云图上很难看出大暴雨的迹象,说明对流比较弱;而低层弱冷空气与副高边缘西南暖湿气流的相互作用是造成大暴雨的主要原因.
利用驻马店市1990-2005年的降水、土壤墒情和田间调查基本资料,筛选出灌浆前期干旱、后期干旱和全程干旱三种干旱年型,分析了各典型年小麦灌浆过程以及灌浆速率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与正常年型相比,干旱明显影响小麦的灌浆速率,而且使小麦灌浆时间缩短;灌浆前期干旱有促进灌浆和增加粒重的作用,而后期干旱对小麦灌浆有抑制作用,全程干旱使小麦的灌浆速率明显减弱.结果可为拓展干旱协迫下的小麦灌浆理论和灌浆期合
全球增暖是科学界、政界和公众共同关心的问题.导致增暖的主因是排放愈益增多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的热效应.因此二氧化碳倍增时的大气环境与环流是国际气候界研究的热点之一.通常用经验正交函数(EOF),通过与观测环流作对比来验证气候模式模拟的环流.本文用球谐函数展开环流场来研究全球高空气候变化.我们研究了模拟的高空高度场和海平面气压场在不同截断波数下的球谐波特征;同时揭示了大气中二氧化碳成倍增加时它
本文利用最优子集、神经网络、EOF-CCA和均生函数4种常用统计方法,对福建春季、前汛期(雨季)、后汛期(台风季)和秋冬季进行年度、季度旱涝的短期气候预测试验.结果表明,最最优子集、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EOF-CCA模型有一定的预报能力,均生函数模型相对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