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开设化工设计概论课程的构想

来源 :第六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zhaozhi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于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开设化工设计概论课程进行了设想,重点强调了通过校企专家合作授课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级化工人才是一种创新和试点.
其他文献
搅拌槽反应器广泛应用于化工、石化等工业过程的流体混合,槽内流体进入混沌混合有利于实现高效节能混合.因此探索流场结构特征与表征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实验以流场Lyapunov指数为研究对象,采用LabView 软件采集自来水、二甲基硅油/水(1:8000)、聚丙烯酰胺/水(1:8000)、洗涤剂/水(1:8000)四种不同流体介质下搅拌槽内壁压力脉动信号,用C-C 法结合小数据量法,计算搅拌槽内流场的最
用电导率法测定搅拌槽内水-煤油液液两相体系的混合时间,轴上扭矩法测量搅拌功率,考察了桨型(标准Rushton 桨、六叶半圆管圆盘涡轮桨、上推式和下推式45°六折叶涡轮桨)、搅拌转速、桨离底高度、分散相体积分数、分散相物性、示踪剂注入位置以及电导率监测点位置对混合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液两相的混合时间随操作条件变化趋势与单液相相似;在分散相体积分数较大时,第二液相的存在对宏观混合有阻碍作用,而小体
主要研究了通过高温烧结、等离子喷枪球化(中空粉)和等离子流场球化法处理的8%Y2O3-ZrO2(8YSZ)粉体的特性及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工艺获得的对应涂层的性能.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并分析了热处理工艺对粉体及涂层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纳米氧化锆未熔颗粒基本上保持原始氧化锆粉体的纳米级晶粒大小,熔化的颗粒则起粘结剂的作用,使涂层内氧化锆颗粒间结合牢固,涂层结构致密.对粉体分析发现,粉体的特性与涂层性能有密
利用自主研制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仪(MFBRA),针对石墨燃烧反应研究该仪器的等温微分反应特性.测试结果表明:MFBRA 最大程度地抑制了内外扩散作用,利用等温方法求算的石墨燃烧反应的活化能为160-170 kJ/mol,指前因子106,证明石墨燃烧符合成核与生长机理模型.利用热重程序升温的测试结果与该MFBRA 测试结果基本一致,表明MFBRA 所测试的石墨燃烧动力学参数及基于此分析建立的机理模型
在包含了"十"字形和"T"形结构的矩形微通道系统内,实验研究了丙酮与表面活性剂混合溶液的单相层流摩擦压降特性.通过对实验的摩擦因数与常规通道理论的摩擦因数进行比较,发现经典的摩擦压降理论能很好的预测实验的单相层流摩擦压降.在实验条件为14
设备的微型化、过程的集成化是顺应可持续发展与高技术发展的需要,是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本文设计开发了一种具有独特两维周向微通道结构和错流混合特征的新型金属套管式微反应器,其处理量至少可达9 L/min,较传统微通道反应器提高了至少两个数量级.本工作对其微观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将之应用于纳微颗粒的制备.研究表明,此金属套管式微反应器具有优良的微观混合和气液传质特性;可制备出平均粒径分别为37 nm的
采用单极脉冲电化学聚合方法制备了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形貌可控纳米纤维聚苯胺(PANI) 薄膜,在0.5 mol·L-1的硫酸溶液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不同脉冲参数(脉冲电压、次数、占空比、频率)对聚苯胺膜循环伏安性能的影响;采用恒电流充放电与交流阻抗技术考察了不同脉冲电压对聚苯胺膜的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影响;并对不同脉冲电压下制备的聚苯胺膜进行了SEM和FTIR分析.研究表明,随着脉冲参数的变化聚苯胺膜在
我国桉树分布广,生长快,工业废弃量大,对其进行液化研究,不仅有利于缓解能源危机,保护环境减少浪费,而且为生物质材料的工业应用奠定基础.本研究采用苯酚为液化剂、浓硫酸为催化剂,探讨了时间、温度、液固比、催化剂用量对桉树废弃物液化行为的影响,并使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了液化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液化时间延长、液固比的增加和催化剂用量的提高,桉树废弃物的液化效率出现明显上升趋势,但随着液化温度升高,液
为了寻找水钴矿中铜钴浸出的优化工艺.本文采用硫酸法,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还原剂种类及用量、浸出温度、硫酸浓度、固液比和浸出时间对铜、钴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a2SO3 是较适宜的还原剂.硫酸法浸出水钴矿中铜钴的优化工艺条件为:在还原剂用量为水钴矿原矿质量的8%、硫酸浓度为3 mol/L、浸出温度为60℃、固液比为1:3 及浸出时间为70 min(60 min时加入还原剂).优化后的工艺稳定,硫酸
硫脲法浸金是一种高效无毒的浸出金的方法.本文以硫脲为浸出剂,加入一定量的硫酸,添加剂A,对硫酸烧渣进行浸出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浸出时间2h,浸出温度50℃,液固比3:1,硫酸浓度10%,硫脲浓度10g/L时,Au、Ag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0%和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