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RNA-135b对宫颈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的研究

来源 :2016中国妇产科医师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nimad411975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宫颈癌(cervical cancer)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手术结合放化疗是目前宫颈癌的综合治疗模式,但对于晚期患者已失去手术机会,而放化疗对机体正常组织的损伤使一些患者无法耐受.基因治疗可同时阻断多个癌基因的表达,效果显著,且具有许多传统方法无法比拟的特点和优势,可作为手术和放化疗的补充,为宫颈癌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叉头框蛋白(forkhead box protein,FOX)是一类转录因子,共分为19个亚家族,分别被命名为FOXA~S,其中O亚家族(FOXO)是研究最为深入的一类.人FOXO亚家族有4个成员,即FOXOI、FOXO3、FOXO4和FOXO6,其中FOXOI蛋白广泛表达于几乎所有组织,调控着细胞调亡及抗氧化应激等过程,是一种重要的肿瘤抑制因子.有研究表明,微RNA(microRNA,miRNA)作为一种转录后调节因子,可调控FOXOI基因的表达,参与细胞分化、增殖、凋亡等诸多生物学过程,提示miRNA可能作为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miRNA是高等真核生物中的一类长约20~23个核苷酸的小分子单链RNA,大量研究证实,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miRNA表达谱存在显著差异.microRNA-135b(miR-135b)最早发现于鼠,随后被证实在脊椎动物中广泛存在.miR-135b编码基因为MIRNI35B,定位于Iq32.1,其前体由70个核苷酸组成,在胞质中经Dicer酶剪切生成长约21~24个核苷酸的成熟序列.目前已有研究表明miR-135b与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等有关,但miR-135b在宫颈癌中相关的生物学作用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检测miR-135b在宫颈癌细胞系中的表达、miR-135b在宫颈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miR-135b在宫颈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miR-135b在宫颈癌细胞迁移、侵袭中的作用、miR-135b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转移作用的分子机制等五部分内容的研究,探讨miR-135b对宫颈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弥补了miR-135b在宫颈癌生物学功能研究领域的空白,可能成为宫颈癌基因治疗的一个新的靶点,为晚期及复发转移的宫颈癌患者带来希望.
其他文献
目的:子宫颈癌是除乳腺癌外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病理学类型主要包括鳞状细胞癌和腺癌,其中腺癌达10%~34%,近年发病呈上升和年轻化趋势,子宫颈腺癌(cervical adenocarcinoma,AC)早期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又因其生长位置隐蔽,常规宫颈癌筛查困难,容易造成漏诊.子宫颈腺癌病理类型众多,部分病理类型如透明细胞癌、腺鳞癌等局部浸润性强,易发生远处转移,复发率高.目前,治疗方式为
目的:探讨老年妇女恶性卵巢肿瘤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FT3、FT4、TSH)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0例恶性卵巢肿瘤患者(恶性组)、30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良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恶性组患者血清FT3、FT4水平显著低于良性组,TSH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5.307、6.703、10.730,P<0.05).甲亢组与
目的:分析ⅠA2-Ⅱ1B期鳞状细胞癌和腺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278例早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临床及病理结果分为高危组及低危组,高危组术后辅以放化疗.采用Kaplan-Meier方法比较五年生存率,进行单因素分析,并绘制生存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经腹腔镜手术治疗,200例(72.1%)组织
会议
Ovarian cancer is the most lethal gynecological malignant tumor that has greatly compromised patients life span and quality due to its high recurrence rate.In the present worl,we applied quantitative
Preeclampsia (PE) is a pregnancy-specific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new-onset hypertension and proteinuria that occurs after 20 weeks of gestation,it involves many important organs and continues to be
目的:研究Fibulin-5在不同程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主韧带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盆腔器官脱垂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妇科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病因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根据脱垂程度不同又分为Ⅱ度脱垂组、Ⅲ度脱垂组、Ⅳ度脱垂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所有患者组Fibulin-5的表达,比较组间患者Fibulin-5的表达情况并分析.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
目的:探讨预防腹腔镜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方法: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科100例妇科恶性肿瘤行腹腔镜手术后,通过对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的评估,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指导患者早期的下肢体功能锻炼,了解患者心理需求,给予适当的心理指导,加强沟通了解其目的及重要性积极配合;加强对凝血D-二聚体及血小板的监测,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每日1次直至患者出院;下肢肢体气压仪的治疗,避
会议
子痫前期是一种妊娠特发性疾病,是造成不良妊娠结局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公认的主要为“二阶段”学说,第一阶段为发生在孕早期的潜在病理改变期,主要指免疫过度激活导致子宫螺旋小动脉重铸不良,第二阶段为孕中晚期的临床期。从一阶段发展到二阶段的过程中,机体需经历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其主要的作用因素为氧化应激及其所导致的血管内皮损伤。氧化应激为脂质底物与过剩的氧化中间产物在氧化应激酶的作用下发生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的胎盘早剥与妊娠结局的关系,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06月-2013年6月101例胎盘早剥的孕妇及129例排除病理性妊娠的正常的孕妇病例资料.根据观察产后胎盘凝血块压迹为3组:Ⅰ度(胎盘剥离面积小);Ⅱ度(胎盘剥离面积1/3左右);Ⅲ度(胎盘剥离面超过胎盘面积1/2). 分析发病率、发病诱因、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处理方式、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结果:1.近年来随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