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民本思想浅议

来源 :2004年当代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shanLa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儒学有两大传统,一为政治儒学传统,一为心性儒学传统,心性儒学的最高境界为内圣,政治儒学的最高境界为外王,合而言之即内圣外王。内圣为体,是内在修养目标。外王为用,是外在用世目标。内圣的目标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境界。这种境界以民本思想为内核,它是外王的准备性目标。外王的目标是兼济天下,且应该说外王的兼济天下是儒家的终极目标。儒学的外王依其本质而言就是施仁政于民,而仁的关键是爱民。由此可见民本主义思想是儒学的核心内容。本文拟就儒学民本思想发展的轮廓,蕴含的层次性内容和研究时应把握的关系谈点粗浅体会,以期抛砖引玉。
其他文献
AC101X型电源适配盒广泛应用在WZG系列、ADH系列等微热吸附式压缩空气干燥器的智能控制仪中,是专为控制中心提供工作电源的设备。其内部原理详见图1所示。本图是笔者为维修方
在中国思想史上,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关系最密切的是价值观思想,价值观的讨论集中在义与利、公与私以及理与欲的关系问题上。本文讨论儒家的价值观不仅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
所谓“人是万物之灵”,是因为人有道德。道德是国家、社会和个人都必须遵守的道理和准则。那么,道德的内涵是什么?它的根源何在?本文对此进行讨论。
儒学与现代化的关系,儒学在东西方文化中的定位,是近代以来就提出的问题。对此,当代新儒学从理论上做出了回应,而东亚各国向着现代化摸索前进的历史则从实践上给予了回答。 二
会议
1980年我出版了《中国思想史》,1991年又出版了《中国十九世纪思想史》,依照原定计划,希望在二十世纪终了时,能完成《中国二十世纪思想史》。后因1988年以来,多次在大陆各地所见所
虽然国家近年来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房地产价格的调控措施,但GM模型预测表明,2008年我国的房屋销售价格仍将呈现较快上涨的态势,其原因不仅在于扩张的需求等市场因素,也在于
春上枝头花竞艳,家当盛世人同欢。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已经过去,2010年的新春即将到来,三零瑞通公司全体员工在这里感谢新老客户和所有读者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关心和肯定。
《中庸》是标示着儒家存有学与内在实践二者合一的高峰性原创作品,亦是北宋濂溪、横渠建构新儒学的重要基础,同时是儒学在宋代中因应佛学理论的核心论述所据。《中庸》的历史地
人间佛教作为20世纪中国文化的一种思潮现象,与新儒家思潮之间的思想渊源,乃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本文着眼于20世纪人间佛教思潮的历时性考察,从中透视儒佛关系在现代佛教弘化
民主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的理想追求。儒学是中国思想文化传统之核心,而“民本”传统则是儒学中很重要的思想内容,对中国人的思想与行为及中国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均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