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抑制小鼠模型中硝唑尼特抗隐孢子虫活性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九次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zxfj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硝唑尼特抗隐孢子虫活性,采用地塞米松抑制昆明鼠免疫力,经口接种感染微小隐孢子虫卵囊,成功制备出微小隐孢子虫感染动物模型.将感染微小隐孢子虫的小鼠随机分为感染对照组以及高、中、低三个药物剂量组,连续经口灌服硝唑尼特治疗一周,观察每只小鼠每日排出微小隐孢子虫卵囊数量,以感染抑制率来评价硝唑尼特抗微小隐孢子虫活性.结果表明,200mg/kg/d bw剂量组能显著减少小鼠排出隐孢子虫卵囊的数量,对治疗微小隐孢子虫感染具有较好疗效.
其他文献
应用SDS-PAGE对分离自广东、四川和北京等地区鸡毒支原体及实验室诱导的耐药鸡毒支原体进行了结构蛋白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所有鸡毒支原体在75KD、55KD、29KD和26KD处都出现了高水平表达的蛋白条带;蛋白A表达量的高低与鸡毒支原体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制备了3株特异性兔抗MG多克隆抗血清,应用SDS-PAGE及Western-Blot对鸡毒支原体临床分离株及实验室诱导的耐药鸡
目的 研究寡核苷酸芯片的制备,及其检测兽医临床常见病原菌耐氟喹诺酮类药物基因突变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根据耐药基因型,分别对大肠杆菌gyrA、parC,沙门氏菌、链球菌和鸡毒支原体gyrA基因序列设计通用引物和13条寡核苷酸探针,制备寡核苷酸芯片.采用PCR荧光标记目的基因,与芯片杂交,同时采用PCR-测序法进行耐氟喹诺酮类药物基因突变的检测.结果 PCR反应体系能特异性地扩增目的基因;制备的寡核
本试验采用鸡体试验法检测了4株柔嫩艾美耳球虫对4种药物的耐药性,以抗球虫指数(ACI)、病变记分减少率(RLS)、相对盲肠卵囊产量(ROP)和最适抗球虫活性百分率(POAA)四项指标综合判定,得出安庆株对磺胺氯吡嗪完全耐药;巢湖Ⅰ株对磺胺氯吡嗪完全耐药,对地克珠利中度耐药;巢湖Ⅱ株对地克珠利完全耐药;肥西株对磺胺氯吡嗪完全耐药,对地克珠利严重耐药,对克球粉中度耐药;4株球虫对海南霉素均敏感.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方法测定了鸡肉、鸡脂肪和鸡蛋中马杜霉素的残留.马杜霉素的荧光标记物以活性酯法合成,并用薄层色谱分离.获得的方法检测范围为0.01 to 5.60 μg/mL,半数抑制量(IC50)为0.16 μg/mL,检测限(LOD)为0.002 μg/mL.在2.5、5和100 μg/mL三个添加浓度,鸡肉、鸡蛋和鸡脂肪的回收率为82-130%.
本文利用临床分离产ESBLs的鸡福氏志贺氏菌5株及头孢噻呋诱导产ESBLs的标准福氏志贺氏菌1株,分别用TEM、SHV、CTX-M三种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基因克隆及测序分析,确定鸡福氏志贺氏菌ESBLs的基因型和基因亚型.结果表明:5株临床福氏志贺氏菌质粒上具有相同的TEM序列和相同的SHV序列,TEM型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已注册的AY903309(TEM-116)序列相比发生了2个位点基因
吴茱萸碱(Evodiamine,Evo)对人肺腺癌细胞株SPC-A1具有抑制其增殖的作用,并呈明显的时-效和量-效关系.其作用24、48、72 hr IC50值为9.680、5.060、2.619 μg/ml.流式细胞仪检测Evo作用24hr后,G0/G1期细胞减少,S期细胞减少,大量细胞停滞在G2/M期,凋亡细胞增多,Annexin V-FITC+/PI-双标检测Evo作用的凋亡细胞百分率明显增
本文通过对鼠防御素基因Crp4的表达及活性检进行简要阐述,为探讨cryPtdin4活性的关键因素及合理设计合成防御素类似物 具有重耍指导意义,也为cryPtdin4在肠道中的分布情况及其在转基因植物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收集临床患病的奶牛105头,试验期间常规饲养、产奶.奶牛单剂量肌肉注射5%恩诺沙星注射液,给药剂量为2.5 mg/kgb.w..给药前采一次空白血并分离出血清,用于测定奶牛的血清生化指标.给药后随机采集血样和乳样,每头奶牛采样2~4次,就整个群体而言采样时间点均匀分布在药物的吸收相、分布相和消除相.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血及乳中恩诺沙星及代谢产物环丙沙星的浓度.用NONMEM软件分别处理血及乳中恩诺沙
以LC-MS/MS定量方法与采用微透析取样技术研究了苯环壬酯的外消旋体及其对映异构体在大鼠体内的分布、排泄与药物动力学.结果表明,分别单剂量肌注(0.35mg/kg)苯环壬酯外消旋体及其两个光学异构体后,其血药时程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苯环壬酯外消旋体及其两个光学异构体在大鼠体内吸收较快,体内消除适中,不易造成体内蓄积.苯环壬酯外消旋体的t1/2Ka为0.013h,t1/2α为0.679h,t1
本文通过选用上市前一个月的项鸡为试验动物,按不同组方原则拟订4个中药复方进行对比后,对复方作进一步改进,制出3个改进方,并得出相关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