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香气的日变化规律

来源 :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揭示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香气的日变化规律,本实验采用活体植株动态顶空采集法收集一天中不同时间点(6:00、9:00、12:00、15:00、18:00、21:00)金银花释放的香气,利用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量色谱联用技术(ATD-GC/MS)鉴定花香成分,分析释放量。结果表明,花香成分共检测出73种挥发性物质,分别属于萜类、醛、酮、脂肪烃、酯、醇、苯形烃及其衍生物,及其他类物质8大类。花香总释放量随时间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在15:00时的释放量最高,而每一类化合物的释放量表现出了不同的变化规律。在所有的化合物中,2-乙基-1-己醇,二丁基羟基甲苯、2-甲基-丁基醛肟、2,2,5-三甲基己烷、2,2,3-三甲基-5-乙基庚烷、壬醛、3-己烯醇乙酸酯、芳樟醇释放量较高,可初步推断为金银花香气的主要成分。
其他文献
  花灌木是城市绿化建设中的重要材料,为了丰富武汉城市绿地植物种类,武汉市多年进行了新优花灌木引种驯化与应用配置。本文综述了武汉花灌木引种应用与研究进展,并对武汉市几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尤其是世界各国环保法对涂料体系中有机挥发物含量的严格限制,以水性涂料为代表的低污染型涂料得到了巨大发展,水性聚氨酯涂料就是其中发展最快的涂料品
  该项研究在大量调研传统盆景桩材和现场观察记录200个不同类型月季品种生理、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月季盆景桩材特点,提出不同类型中部分月季品种不仅适
  本研究以苏州古典园林为调查对象,运用美学学科的相关理论对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网师园、沧浪亭、艺圃、耦园、怡园、五峰园9个苏州古典园林植物植物景观展开景观分析
类枯草杆菌蛋白酶(Subtilases)在植物体内广泛分布,且数目众多,广泛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响应外界环境变化参与代谢调控等,但目前该类蛋白酶在植物体内的具体功能和作用机制等
  本文对10种鸢尾属植物,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其在武汉地区的应用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标准共选择了与适应性、观赏性相关的13个指标.评价结果显示鸢尾属植物在武汉地区的栽培
会议
期刊
  古树名木是极其珍贵的人类历史文化遗产,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是历史赋予人们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文明的重要体现。笔者在对杭州西湖风景
视觉与听觉是人类审美活动两大信息接受器官。对于听觉艺术来说,表面上看是由听觉器官完成的,实际上视觉器官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就是所谓的视听联觉。音乐欣赏活动中,
酯型儿茶素是茶树体内茶多酚的主体组分,也是决定茶叶品质的主要化学成分。寻找酯型儿茶素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对研究酯型儿茶素合成途径具有重要意义,为茶树良种选育、茶叶品质调控奠定基础。课题前期研究已经基本探明酯型儿茶素的合成途径,其中儿茶素没食子酰基转移酶(ECGT)是直接相关的酶类,可能属于SCPL类蛋白。本实验利用RACE、 RT-PCR、原核表达、真核表达系统Western-blot、HPLC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