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自监测缓粘结智能钢绞线的研制

来源 :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暨汶川地震五周年工程抗震设计与新技术应用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lzjl9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合了无粘结技术施工简便和有粘结技术安全可靠特点的缓粘结预应力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关注,并开始在实际工程中获得应用。考虑到预应力技术多应用于重要基础设施,其结构事故将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灾难性后果,因此对预应力筋的预应力状态进行监测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由于传感器本身问题和布设工艺的限制,现有监测用传感器仍无法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本文从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光纤传感技术的特点出发,设计制作了可实现对自身预应力状态监测的新型缓粘结智能钢绞线,并通过系列试验考察其力学和传感性能。结果表明:新型自监测缓粘结智能钢绞线具有满足实际工程长期监测需要的力学和传感性能:其极限抗拉强度大于1660MPa,约为普通钢绞线的88%;弹性模量为170GPa左右;传感测试总精度约为2.67%。
其他文献
开封国际金融中心写字楼为36层的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为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主要屋面结构总高度148.7m,核心筒高度157.1m,超过A级混凝土结构最大适用高度限值(130m)18.
会议
万达中心由坐落于四层裙楼上的南、北两栋高度和结构体系截然不同的两塔楼组成。南塔楼主体结构高度195.6m,北塔楼主体结构高度147.7m。工程结构存在大底盘、多塔楼、平面和
BEFORE going to the James Yen Institute, I met Qiu Jiansheng, one of the founders of the institute and currently director of the school office. He is a man of f
中国农业银行苏州分行大楼存在标准层平面为“L”形,扭转不规则;局部楼板不连续;局部竖向构件不连续等,属于特别复杂的高层建筑结构,给结构设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结合抗震规范
昆山金鹰高层酒店结构总高度为220.8m,建筑地面以上49层,地面以下2层,结构采用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在标高129.1m避难层处设置三道伸臂桁架及环带桁架,在标高192.1m避难
会议
扬州东方国际大酒店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地上65层,地下4层,建筑高度280.100m,为超限高层。塔楼采用混合框架-伸臂桁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体系。介绍了结构设计重点和抗震
深圳腾讯滨海大厦两栋超高层塔楼由三道连体相连,裙房从塔楼主体悬挑而出,两栋塔楼高度不等,为非对称双塔连体结构.主体结构采用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连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厚实,混凝土量比较大,通常采用地下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所以工程条件比较复杂,对工艺技术有较高的要求,水泥水化热普遍超过25℃,结构物容易出现温度变形的情
通过对刚性桩复合地基桩侧阻力模型的假定,利用弹性力学的求解方法,推导不同侧阻力模型下刚性桩复合地的桩土应力比公式,并与现场试验数据对比,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由此
某高层结构地上36层,建筑总高度接近150m,主楼与纯地下室连成一体,置于同一个基础筏板上。主楼核心筒与其外围框架、主楼与纯地下室之间荷载差异大,地基基础须同时满足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