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V正极材料LiNi0.4Mn1.6O4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来源 :第29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低温同相法合成了5V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4Mn1.6O4,对产物进行了SEM和电化学测试,产物的平均粒径为2.5μm。电化学测试曲线表明在0.1C放电倍率下循环20次后仍然具有较高的比容量。放电比容量最高达142.2mAhg-1。
其他文献
合同采矿在我国已经实践了十几年,近几年更是迅速发展,从小外包到整体外包,合同采矿承包商的整体实力与采矿专业水平日益提高。针对中国露天矿中的合同采矿的现状,并结合世界露天矿发展的趋势,从技术与管理两个角度,指出未来露天矿合同采矿发展的大趋势。
通过应用Surpac软件配矿,使贫化量得以定量描述,明确了贫化量产生的主要因素及影响程度,为合理“降贫”措施的制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有利于实现矿山生产储量动态管理和资源合理利用,降低矿产勘查和开采成本,提高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
提出了以构造面的空间展布规律为基础,采用Monte Carlo技术模拟节理系统,采用三维实体切割技术建立块体三维截取模型的矿岩块度预测新模型,该模型在综合考虑节理持续性和岩体的力学性质的基础上,按照统计学原理模拟构造面的空间展布,在指定的工程区域内,采用构造面对模型原型进行切割,最终形成由切割块体构成的块体集合,来预测矿岩块度,并根据一种新的块体形状分类方法,统计实体内部由构造面切割出的岩块大小和
本文通过流变相法合成层状三元材料LiNi1/3Co1/3Mn1/3O2(以下简称为333)和LiNi0.6Co0.2Mn0.2O2(以下简称为622),然后将纳米级Sb2O3粉末与所得三元材料充分球磨得到修饰材料,并对其循环性和热安全性进行测试研究。与纯三元材料相比,修饰后的样品循环性和热安全性均有明显的改进。
为了克服碳前驱体天然物质的结构难以控制的缺点,国内外诸多课题组发展了许多新方法、新技术以提高多孔炭材料的储能性能。在这种情况下,多维多孔结构炭材料应运而生,在提高超级电容器的储能密度方面取得较好的进展,引起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近年来,随着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系列具有不同孔隙结构及形貌的多孔碳材料应运而生,本文以合成方法为线索介绍多维有序多孔炭材料的国内外现状分析。
目前安全性问题是影响动力电池大规模应用的一个主要障碍。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使用时的安全性能,除了进行相关材料机理方面的深入研究和电池结构的设计优化外,还必须通过合理的电池连接拓扑控制和外部管理系统的有效监控。本文基于开关矩阵技术提出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组管理新方法,通过通路的智能选择可以检测与隔离故障电池,提高系统安全性;同时实时响应负载对电源的实际需求,优化电池的连接方式,提高能量的使用效率。
采用熔盐覆盖法制备了NdMg12,通过XRD以及恒流充放电等方法来研究了球磨掺杂不同含量FeB对NdMg1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掺杂FeB对合金最大放电容量改善效果明显,同时合金的循环性能也有明显改善。
采用固相烧结法,利用聚丙烯酸锂(PAALi)裂解产生的自由基还原制备橄榄石晶型的性能优异的LiFePO4正极材料,0.2C时首次充放电比容量为155.8 mAhg-1。
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uxMn2-xO4,并对产物进行了SEM和电化学测试,产物的粒径为300-400nm。在0.1C放电倍率下进行循环测试后得到的电化学测试表明在掺杂Cu的x取0.05的放电比容量最大,为89.8 mAhg-1。随着Cu含量的增加其电化学性能越差。
文章讲述了一种高收率的磷酸亚铁锂的合成方法,采用该方法制备出了电化学性能优异的磷酸亚铁锂,0.2C时的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58mA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