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枕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观察

来源 :2016粤湘赣康复医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22599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药枕应用在治疗临床中风后抑郁(PDS)中的效果.方法:采取先后次序法将本院收治的120例PDS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各60例,分别给予其针刺治疗与药枕结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抑郁情况均有所好转,HAMD评分与SDS评分均同治疗前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HAMD评分与SDS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PDS患者中医药枕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会议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中医体质养生理念应把握好四个维度,即处理好复杂与线性、精准与模糊、相关与因果、可测与不可测四对方面的关系.人们在大数据时代中更加青睐复杂性、
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学修饰形式,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具有密切关系.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发现从年度发表数量来看该领域呈逐年稳步增长趋势;从研究地域来看主要集中在美
人生的三分之一在睡眠中度过,睡眠和水、空气、食物一样重要,任何人都离不开它.人为什么要睡眠,睡眠-觉醒是如何调节,仍是不解之谜.睡眠与觉醒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受昼夜节律和
中医体质与证候的关系一直是中医学术界关注的问题.体质与证候的分合关系是从人体本身与疾病状态两个角度对体质与证候关系的一种抽象概括.其中的"合"指体质影响与决定证候的
目的:研究阳虚质人群红外热成像表现及经络检测特点.方法:对比分析38例平和质及39例单一阳虚质人群特定部位红外热成像数据及左右十二条经脉能量值,并对经络及红外热图特点进行
目的:分析国内发表的代谢组学与健康或疾病的文献报道及发展趋势,为本领域科研人员提供参考. 方法:以CNKI数据库为资料来源,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对建国以来国内期刊收录的代谢
目前病证关系基础研究主要采用疾病研究模式,借助现代分子生物学、动物模型等手段,揭示疾病背景下证候个体差异的生物学基础、证候的动态演变规律以及证候对疾病发展、转归的
针对目前临床上对气郁体质与气郁证候关系的内涵界定不清、二者选药用方不分甚至等同等误区,文章先从气郁体质与气郁证的辨识内容、调治目的、主药配伍进行解析,继而从辨体用
中医体质学说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辨体结合辨病、辨证可以有效指导临床.《伤寒论》是东汉医家张仲景所著,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体质学说内容.本文从中医9种体质分类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