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和翘嘴鲌胰蛋白酶的基因克隆与早期表达

来源 :第十届全国水产青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ratch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我国重要的淡水鲤科鱼类草鱼(草食性)和翘嘴鲌(肉食性)为对象,应用RACE、Real-time PCR和酶活性测定等技术方法,对其胰蛋白酶原的基因克隆、早期表达和胰蛋白酶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草鱼和翘嘴鲌胰蛋白酶原eDNA全长分别为869 bp和857 bp,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全长分别242 aa和247aa,氨基酸序列全长均包含维持丝氨酸蛋白酶催化活性和构象所需的保守区域,说明胰蛋白酶原基因克隆的正确性;等电点和进化树分析表明,草鱼和翘嘴鲌胰蛋白酶原基因分别属于硬骨鱼类第一类和第二类胰蛋白酶原基因;(2)两种鱼类胰蛋白酶原mRNA均在孵后2d得到检测,并在孵后第11天和第23天出现峰值,从而表现出相似的早期表达模式;(3)两种鱼类其胰蛋白酶比活性均在孵后第2天得到检测,此时草鱼和翘嘴鲌仔鱼均尚未开口。
其他文献
  类泛素化修饰(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SUMO)在真核生物中细胞学过程、发育和器官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类泛素化修饰途径包括3种酶的参与:激活酶(E1
  于2008年5-8月分别在新丰江、西江采样(草鱼,鳙).通过对草鱼、鳙各项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研究了1、2、3龄草鱼、鳙在西江、新丰江的差别,同时分析比较同一地方草鱼、鳙血
会议
  通过快速扩增3 cDNA末端的方法,从尼罗罗非鱼(新吉富品系)、萨罗罗非鱼和杂交鱼尼萨F1鳃总RNA逆转录得到cDNA并扩增获得3种鱼3cDNA末端序列,A/T克隆测序后经BLASTX比对分
会议
29%净叶宝Ⅱ号乳油是由西北农业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研制、江苏省兴澄榆中植物农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由黄花晒烟叶提取物——烟碱与化学农药复配的高效、低毒、低残
  鲢原产东亚地区江河,资源丰富,是我国淡水渔业的最大种类.自上世纪60年代始,受过度捕捞、水质污染、修建大坝等影响,我国长江、珠江、黑龙江鲢野生种群的数量急剧下降;与此同
会议
  研究了水温和盐度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幼鱼消化酶活力的影响.实验设计了19、22、25、28、31℃等5个水温梯度和10、15、20、25、30、35等6个盐度梯度组.结果表
会议
  在室内条件下比较研究了不同材料、颜色、直径、形状及网目大小的附卵基对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 de Rochebrune)受精卵的附卵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材料附卵基附
会议
宜昌县龙泉镇法官泉村九组曹文坤,1997 4年春在自家种植的尾张温州蜜柑上内膛腹接6株 柑进行改种试验。嫁接的 柑次年均开始挂果,一个接芽形成的分校最多达30个果。1999年挂果更多,一个接芽
  卵黄蛋白原(vitellogenin,VTG)是卵黄蛋白(vitellin,Vn)的前体,是卵生动物卵黄的主要成份.从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性腺EST(Expressed Sequence Tag)中鉴定出卵黄蛋白
会议
  为研究酵母菌核糖体RNA的沉降系数,用酶解法和液氮研磨法裂解酿酒酵母菌的细胞壁,用TRIzol Reagent提取其总RNA,同时提取小白鼠和斑马鱼的总RNA进行比较.经紫外分光光度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