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A晶体中的受激电磁偶子散射及应用

来源 :第十一届全国激光技术与光电子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er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激电磁偶子散射是一个包含二阶和三阶非线性效应的非线性过程,它要求晶体中存在一个或者多个红外和拉曼活性的横向光学A1 模式.在满足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的情况下,受激电磁偶子散射过程中的泵浦光、斯托克斯光和电磁偶子波在三者交叠的区域内相互作用.受激电磁偶子散射可以用来产生太赫兹波和接近泵浦光波长的可调谐的斯托克斯光,砷酸钛氧钾(KTiOAsO4,KTA)晶体是为数不多的可以发生受激电磁偶子散射的晶体中的一种.本文给出了KTA 基于受激电磁偶子散射产生可调谐的斯托克斯光的特性,采用的泵浦源是1064.2nm 的调Q 激光,能量、脉宽、重复频率和光斑尺寸分别是125.0 mJ、10 ns、10 Hz 和3.5 mm.调节泵浦光和斯托克斯谐振腔轴线的夹角可以实现斯托克斯光的波长调谐,从1.875°;变化到6.500 时,出现了五个可调谐的波长范围,分别是1077.9 nm-1079.0 nm、1080.1nm-1080.8 nm、1082.8 nm-1083.6 nm、1085.5nm-1085.8 nm 和1086.8 nm-1088.4 nm.当泵浦能量125.0 mJ,输出镜反射率30%时,获得的最大能量的斯托克斯光是在波长1078.6nm 处,其脉冲能量为31.1 mJ.在KTA 晶体的受激电磁偶子散射的调谐过程中有四个斯托克斯光的频隙出现,我们认为这些频隙与发生耦合的111.5 cm-1、132.9 cm-1、156.3cm-1、175.1 cm-1、188.4 cm-1、209.4 cm-1 及233.8 cm-1 的A1 模有关,并且通过这些模式的电磁偶子色散关系我们对频隙的产生进行了分析.
其他文献
沙尘粒子对激光的散射作用会引起光脉冲的时延与展宽,为了有效补偿这种影响,需要对沙尘天气下的信道状态参数进行估计。为此,针对于采用强度调制的大气激光通信系统,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叠加伪随机序列的信道估计方案,理论推导了该方案的估计均方误差,结合仿真实验分析了叠加训练序列长度、功率分配因子和信噪比对估计精度与误码率的影响。在综合考虑估计精度和系统误码率的基础上,得到了该方案下的最优功率分配因子,并与基于
本文研究一种海洋探测用3335nm、735nm、985nm、1550nm 四波长光纤输出激光器,整体光路设置为S 型,设置信号光3335nm 四波混频周期极化铌酸锂激光谐振腔,在闲频光735nm 传输光纤上设置闲频光735nm 分束光纤圈,设置闲频光735nm 输出端,在泵浦光Ⅰ985nm 传输光纤上设置泵浦光Ⅰ985nm 分束光纤圈,设置泵浦光Ⅰ985nm 输出端,在泵浦光Ⅱ1550nm 传输光
基于广义惠更斯-菲涅尔原理,通过数值模拟理论分析了复宗量厄米高斯涡旋在大气湍流中的传播。大气湍流的增强或者传输距离的增加,都会使得该涡旋光束的光强分布由空心分布转化为高斯分布。另外,该演化过程与涡旋光束的拓扑荷数、束腰半径和波长均有关系。所得的结果与拉盖尔-高斯的传播类似。最后分析了该涡旋光在大气湍流中的光束扩展及其与涡旋光参数(拓扑荷、束腰半径和波长)、传播距离和湍流强弱的关系。所得的结论对于自
激光器在测距和指引目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传统激光器结构难以适应复杂的使用环境,角锥棱镜腔激光器以其免调试、便于维护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首先分析了角锥棱镜腔激光器的结构和特性,在此基础上搭建了角锥棱镜腔激光器实验装置.实验表明,基于平面镜的谐振腔,当平面镜转动达到0.5o时,其输出能量就迅速减少至0;而基于角锥棱镜的谐振腔,当角锥棱镜的转动小于3o 时,对激光器输出能量的影响不大(小于
跟踪发射望远镜共光路成像性能与传统望远镜成像性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其成像时,除受大气湍流、装配误差等传统影响因素影响外,还同时受到内通道热效应、外通道热效应等其他关键影响因素影响。本文首先对跟踪发射望远镜共光路成像过程进行了分析,给出其成像所涉及的环节;其次,采用模块化分析的思想,将跟踪发射望远镜共光路成像数值模拟设计成为四大模块,包括内通道模块、外通道模块、Zernike 拟合模块、成像模块,并就
针对军用光学系统中对光源的特殊应用,在10μ m 的单模光纤端面上镀制抗激光损伤的减反射膜。通过选择合适的光学材料,利用TFC 软件设计膜系,调整最佳的工艺参数,采用热蒸发式真空镀膜机及RF 离子源辅助沉积的方法,成功的在口径为10μ m 的光纤端面上镀制减反射膜。分析了低温镀膜时膜层的牢固性和应力匹配,并给出了实验数据,抗激光损伤阈值高,达到了使用要求。
针对双振镜扫描系统,提出了一种枕形失真校正算法,以激光雷达双振镜扫描实验为切入点,分别以几何法、矢量法深入分析了扫描系统产生枕形畸变的原因,给出了扫描轨迹仿真结果和实验现象;针对枕形畸变,通过扫描轨迹与振镜偏转角度、偏转角度与振镜控制电压之间的关系进行推导,并给出中间过程的仿真结果,最终得出了双振镜控制电压的校正公式;通过控制电压的校正公式,对扫描轨迹进行校正,并给出校正后的仿真结果,从而证明了枕
利用受激布里渊散射(SBS)脉冲压缩和相位共轭技术,将单脉冲能量10mJ、脉冲宽度为10ns 的种子光注入带有主振荡功率放大器(MOPA)的紧凑单池SBS 脉冲压缩器中,获得了脉冲宽度小于450ps、单脉冲能量大于200mJ 的脉冲压缩输出。采用Ⅰ类相位匹配的LBO 晶体进行非线性频率转换,获得了稳定性好的532nm 绿光倍频,光光转换效率达到53%,能量抖动低于2%。
随着上世纪90 年代末光子晶体光纤的问世,人们利用这种具有的诸多优良特性的新型光导纤维,极大的拓展了制造超宽带、高亮度相干超连续谱光源的研究空间,大批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在实际应用中,采用在宽波段范围内提供平坦光谱的超连续谱光源,不仅可以满足系统对光谱带宽的要求,还能提高测量精度、降低功率均衡的技术难度。因此,平坦超连续谱光源已成为国内外研究机构的重要研发方向。基于以上原因,本论文首先分别简要
针对聚合物在汽车轻量化应用引发的连接需求,采用Nd:YAG 脉冲激光器对车用材料PMMA 进行激光透射点焊实验研究。利用响应曲面法建立工艺参数与最大拉伸载荷和熔池直径的数学模型,并进行实验设计优化与分析。分析了电压、频率、离焦量、时间对连接性能和熔池直径的交互影响,并采用两种优化准则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电压和频率是通过控制激光功率来影响连接性能,且激光频率对激光透射点焊连接性能影响较大;当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