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荧光探针高灵敏检测乙酰胆碱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f09020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酰胆碱为中枢及周边神经系统中常见的神经传导物质,在自主神经系统及体运动神经系统中参与神经传导.稳定体内乙酰胆碱含量,能够有效的治疗和改善老年痴呆症,因此乙酰胆碱的检测在基础性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1].本工作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对双氧水灵敏的4-硼酸-N-正丁基-1,8萘酰亚胺探针(BN).此荧光探针采用1,8萘酰亚胺做为荧光基团,硼酸酯作为响应基团.乙酰胆碱在乙酰胆碱酯酶和胆碱氧化酶的作用下,产生双氧水.双氧水与BN结合,使探针中的硼酸酯部分脱保护,水解变成羟基,生成荧光类产物4-羟基-N-正丁基-1,8萘酰亚胺(ON),基于ICT原理,引起荧光变化,从而实现对乙酰胆碱的间接检测.据我们所知,目前没有荧光探针用于检测乙酰胆碱.相比纳米材料检测乙酰胆碱,荧光探针具有更好的光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本实验中乙酰胆碱的线性范围为0.01-80μM(R2=0.9961),检测限为2.7 nM.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性疾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是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与多种代谢异常有关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virus, EIAV)是一种双链RNA病毒,属于反转录病毒科(Retroviridae)慢病毒亚科(Lentivirus),是严重危害养马业的马传染性贫血(EIA)
植物雄性不育是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基础,对雄性不育机理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丰富杂种优势利用的理论基础,而且可以为控制作物雄性育性和杂种繁育提供更为有效的途径。ms606
  近几年,以DNA、蛋白质等生物分子作为模板介导合成纳米复合传感平台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1]。然而,标记的荧光染料如荧光素、罗丹明等常规单光子荧光团的固有缺陷限制了
  作为一类典型的金属-半导体异质结构材料,ZnO-Au因其特殊的光学及光电转化性能在太阳能电池,光催化及传感等领域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本工作采用简单的液相合成体系,首
会议
  3-丙烯酰胺基苯硼酸(AAPBA)是一种硼酸衍生物,自身独特的结构及良好的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使得其非常适用于生物大分子的印迹。本工作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板分子,以带双
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能够在稳定期中后期形成芽胞,并且在体内产生一种杀虫晶体蛋白(Insecticidal crystal
Historical Ethnomusicology强调“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学术思想和观念,既是对民族音乐学仅关注“共时”性的反思,又是民族音乐学学科发展完善的途径,因此受到中国音乐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因此,研究蛋白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随着蛋白质组学研究得深入,对如何能更高效的从复杂样品中分离蛋白质提出了
会议
  本文在玻碳电极(glassy carbon electrode,GCE)表面构建了基于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s)和电聚合甲硝唑分子印迹聚合物(metronidazole-molecu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