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动态特性分析及控制策略验证

来源 :2015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热工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和燃气轮机发电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热工自动化技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yo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能山东莱芜电厂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是我国首批建设的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之一,机组设计参数达到31MPa/605℃/620℃/620℃的世界先进水平.由于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锅炉侧增加一级再热器、汽轮机侧增加了超高压缸致汽水流程增长,同时机炉辅助系统亦发生较大变化;因此机组的动态响应特性与常规一次再热机组存在较大的差异.我国目前缺少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的设计、建设、调试、运行经验,因此,针对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相关技术问题的研究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以莱芜电厂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为研究对象,采用进口大型工业过程软件apros作为仿真支撑系统,在实际机组建设完成前,开发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动态特性工程分析模型,对其动态特性进行定量分析,为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控制策略的制定和实际机组的调试运行提供参考数据和试验预测.
其他文献
随着循环泵、抽水蓄能机组等向着高速、大容量发展,对可倾瓦导轴承的润滑性能及润滑油的选择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针对2种牌号的润滑油在不同温度环境下对抽水蓄能机组可倾瓦导轴承的性能影响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其他工况条件不变时,随着进油温度升高,最小油膜厚度和轴承损耗降低,而油膜最高温度和最大油膜压力增大.适当选择粘度较大的润滑油可有效的增大最小油膜厚度,但油膜最高温度和轴承损耗也会一定程度的增
推力轴承是水轮发电机中设计、制造精度要求最高的部件。在材料、制造工艺、安装和运行维护方面的水平直接敏感地影响到推力轴承的性能发挥。一定要从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的全过程慎重控制,以求避免推力轴承事故的发生。
发电电动机一般转速较高,相应推力轴承损耗较大。推力轴承油循环冷却系统是其重要的结构部件之一。油循环冷却系统性能的好坏、可靠性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机组的运行安全。常用自身泵有镜板泵和导瓦泵两种方式。常用自身泵有镜板泵和导瓦泵两种方式。而外循环一般分为采用自身泵外循环和外加泵外循环两种方式。外加泵外循环是由外置电动机驱动油泵工作,使热油在冷却管路中流动而散热的方式。本文介绍了仙居发电电动机推力轴承镜板泵
针对船用高速发电机减振降噪的需求,本文以采用可倾瓦轴承的船用高速同步发电机为对象开展了发电机的振动源和振动传函特性研究.通过不同试验工况下的振动特性试验对比分析,理清了电磁振动和机械振动源,其中电磁振动源与理论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其中齿谐波磁场引起的电磁振动分量明显;通过不同结构形式的轴承试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结构轴承对不同频率的振动传递存在明显差异,存在着明显的非协调响应特性.
简要分析了发电厂6kV电压互感器熔断器熔断的现象,原因和处理办法,通过实际运行中发生的故障实例,结合理论分析,综合判断和处理故障,提高保护维护人员对此类故障的认识以及处理能力.
影响发电机局部放电的相关因素复杂多变,不同类型的局部放电,在不同的部位发生,对绝缘系统有着不同的影响.为了全面获取并利用与发电机绝缘状况相关的信息,可靠的对发电机定子绕组绝缘的健康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架构了发电机绝缘状态全方位一体化协同监测平台,通过时间同步、工况同步、事件同步等技术,实现了对发电机局部放电的协同监测.目前,该平台已成功应用于二十多台水轮发电机上,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目前,随着国内工程承包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使得走向国际工程承包领域成为国内许多工程企业的必然选择.但海外项目与国内项目相比,风险点多、风险大,不仅有内部风险,更多的是外部风险.目前,国内工程公司由于"走出去"的时间还不长,对国际工程项目的风险管控手段尚不完善,一般仅在投标过程中分专业对风险进行识别,填写风险备忘录,并采用固定的风险金比例来覆盖项目风险;对各项风险未能进行合理的量化评估,在项目执行
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国际投资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充满活力.同时伴随着中央"一带一路"发展政策的提出,出现了市场、资源能源、投资"三头"对外深度融合的新局面.其中,电力建设成为能源企业对外投资的热点之一.由于目前国内缺乏较为系统的国际工程经济效益分析研究,使得国内企业在投资决策时不能有效衡量项目未来收益,项目建设将面临较大风险.因此,加强国际工程经济效
应用信息化手段,通过对不同类型机组、不同设计阶段工程量数据的在线数据库的建立与积累,形成企业强大工程量数据库,分析各专业占工程静态投资份额及主要工程量影响因素,指导设计专业从设计方案定制开始就建立起工程造价控制的理念,从设计源头加强对重点工程量的控制,协同技术与经济相互依存,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针对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法烟气脱硝系统喷氨量难以实现自动控制的问题,基于现场运行数据,采用主元分析和非线性拟合的方法,将机组主要运行参数与N0x生成量相关联,通过主元分析确定影响NOx生成浓度的主导因素.基于主元分析结果,通过非线性拟合方法建立了SCR烟气脱硝系统NOx生成量预测模型.预测模型数值与实测NOx生成量的对比结果表明:机组处于稳态过程时模型预测数值与实测NOx生成量吻合较好;机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