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munohistochemical detection of SMC4 in human salivary gland tumors

来源 :2017全国口腔生物医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xin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牙周病是一种主要由细菌引起的牙周组织炎症性疾病,其发生发展受许多因素影响,包括糖尿病、咬合创伤及与年龄相关的牙周支持组织改变等。作为一种酸性非胶原蛋白,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 matrix protein 1, DMP1)广泛分布于矿化组织的细胞外基质中,并通过翻译后修饰形成的功能蛋白调控硬组织的发育及矿化。经糖基化修饰,大部分DMP1-N片段被修饰赋予蛋白聚糖性质,命名为DMP1-PG,
将脂肪干细胞(ADSC,A)负载入可注射性软骨细胞砖-富血小板血浆(Chondrocyte Bricks-Platelet Rich Plasma,CB-PRP)复合体中,探究其作为种子细胞实现颌面部微创软骨修复的可行性.
会议
细胞源性微粒(Cell-derived microparticles, MPs)是细胞在激活、损伤或凋亡时从膜上脱落的携带母体细胞特征性生物信息分子的亚微米级膜性囊泡(直径介于100-1000 nm)。细胞源性微粒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充当生物信息传递载体,因此可用作疾病治疗潜在的药物载体。目前致力于将细胞源性微粒转化为治疗载体的研究主要采用从体外细胞培养上清分离的途径获得微粒。然而,从细胞培养
腭裂(cleft palate,CP)是人类常见的遗传病之一,其发病原因尚未明确.全反式维甲酸(atRA)作为维生素A的氧化代谢产物,能够诱发小鼠腭裂.本研究通过体内外实验观察atRA对DNA损伤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进一步探讨atRA诱发腭裂的可能机制.
会议
口腔磷状细胞癌是一种高发的头颈部癌症.目前口腔细菌如Porphyromonas,Fusobacterium等都发现和口腔鳞癌有关.口腔微生物群的成分复杂且会随着部位不同而不断变化.所以,口腔鳞癌患者的口腔不同部位的微生物菌群也可能有很大差异。本项目将探索口腔鳞癌患者口腔不同部位的微生物菌群特征,寻找跟口腔鳞癌有密切联系的菌群,为口腔鳞癌未来的诊断和治疗的发展起到进一步的指导作用。
碳量子点(CDs)是一种以碳元素为主体的新型荧光纳米材料,具有光学性能优良、细胞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易于功能化和成本低廉等优点,在生物和医药领域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本研究通过水热一步法合成碳量子点,并对其形貌、结构、组成及光学性质进行表征,探究碳量子点的细胞毒性及内吞机制.
非综合征型腭裂(NSCPO)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出生缺陷,发生率大约在1/2500,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和生理负担.本研究旨在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方法(GWAS)探究与其发病相关的易感基因和位点.
基于课题组既往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on-syndromic orofacial clefts,NSOC)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发现,在GWAS研究中,绝大多数疾病相关显著性位点主要富集在DNA上的非编码区(noncodingregion),例如启动子(promoter)区,增强子(enhancer)区或非编码RNA(nonc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