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TD LTE与TD-SCDMA及GSM三种制式下干扰共存的研究

来源 :2015信息通信网技术业务发展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kl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确定性分析方法,研究TD LTE与TD-SCDMA及GSM系统之间干扰共存问题,通过分析计算出各种干扰情况下系统之间需要的隔离损耗,并就工程实施中经常使用的几种解决干扰问题的方法进行详细分析.这些将对TD LTE无线网络工程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在TD LTE,TD-SCDMA和GSM收发信机顶端增加滤波器是一个解决干扰问题最直接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所需的滤波器在指标方面要求很严,因此实现比较困难,成本也会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综合考虑其它办法,如使两个系统垂直放置,并尽量加大两个系统的距离,利用信号的空间隔离衰减来满足所需的隔离损耗的要求等。
其他文献
本文立足于以人为本的出发点,通过对大数据时代发展的机遇和现实遇到的问题进行论述,对大数据给人们尤其是通信领域带来的变化进行分析和研究.运营商对大数据的采集具有天然优势,应依据大数据思维改善企业内部的运维效率,还可以开发新的商业模式,例如依托大数据分析为第三方提供商业咨询业务。通过使用大数据分析,对各种数据进行整合,从不同的角度对客户形象进行刻画,以寻找目标客户,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计划,产品组合,提
WIFI设备的物理速率在802.11n协议中一般最大可达300Mbps,但实际应用中速率和测试结果差异较大,本文从理论分析了AP设备的速率和硬件的关系,同时在不同环境下模拟干扰对AP速率的影响,并给出了影响AP速率的关键因素.模拟干扰环境包含用户附着对其他AP的影响,802.11g设备对802.11n设备的干扰影响,802.11n设备对802.11n设备的影响,20MHz和40MHz频带宽度相互影
网络服务质量是指网络运行过程中的质量,是衡量客户网络体验的重要指标,服务质量保证是电信网络运营商提升服务能力,增进用户感知的重要手段根据北京地区城域网的网络背景状况,针对网络的服务质量主动监测分析的应用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网络服务质量分析方案,该方案利用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特征,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实现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建模,并根据该模型判别网络性能数据正常与否,形成网络服务质量指标的自动化评
近年来,随着3G基站数据流量的增长及LTE基站承载需求,基站带宽不断提升,传统的MSTP网络对大带宽接入已无法适应,业务不能满足多种业务接入的需求.为了满足多元化、高品质以及大带宽的业务接入,必须不断引入新技术.IPRAN技术已成为了基站回传的首选方案,其网络架构不但能满足3G/4G基站数据传输需求,还能为政企客户提供高性能解决方案.
IPRAN、OTN、SDH等基础传送网是整个电信网的基础设施,其安全与稳定性对运营商业务的运行和发展影响巨大。北京电信资源管理系统记录了传送网全部两万余条群路路由信息,综合资源系统全专业资源管理能力,可提供从传输群路设备端口到光纤链路、波长光路、波道、光缆编号、光缆及管道路由等多层次网络承载关系.利用资源系统记录的海量数据,通过大数据手段加以定制化拓扑分析与发现算法,实现网络组网隐患的自动找寻和快
RFID被列为21世纪十大重要技术之一,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RFID技术.本文旨在建立一套事先化RFID应用测试解决方案,基于无线信道仿真理论模型,将RFID技术在未来实际部署中的场景,进行量化,抽选为离散、且独立的数学信道模型。并通过将RFID技术预先置于仿真环境中,抽取仿真结论,进而得到系统在未来部署中的风险与改进方案。完成了超高频RFID信道模型库的信道建模,包括大尺度衰落、多径信道、高速移
随着电信运营商竞争的日益激烈,市场对电信运营商的服务响应能力、运维保障能力、业务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介绍了基于云平台的电信运营商新型的巡检系统架构体系,对于传统的系统架构进行了比对,阐述了虚拟化技术及大数据对未来运营商维护管理带来的变革.系统采用了HTML、JavaScript、CSS、Flash、Silverlight等技术,采用了html,JavaScript语言来进行开发。可以进
北京电信自2009年5月份启动了研究和建设一号双机的工程项目。智能网方式下实现一号双机业务是指在现有智能网平台的基础上,增加被叫同振、主叫同号的“一号双机”业务功能.结合北京电信网络实际状况,利用原有综合VPN业务引导功能,制定了基于移动智能网方式的一号双机业务流程和实现方案,结合该业务在各种场景下的业务流程及信令流程,对业务触发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此方案解决了一号双机与IVPN业务之间的嵌套、移
本文对基站小区用户数在轨道交通人流量统计分析的应用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一些数据应用新的思路,充分利用移动通信运营商广泛的网络覆盖和庞大的用户群体,结合基站覆盖范围和小区切换、位置更新等技术原理,分析基于基站小区用户数的统计数据,建立出行分析模型,可以实时反映轨道交通内车辆承载人口流量及人流分布情况.但此种分析方法受基站地理分布、基站小区LAC数据规划及轨道交通乘坐人群归属运营商影响,会出现统计区域相
阐述提速降费对光网络技术的要求.分析相干传输技术的光传送网(OTN)技术优势,对目前城域网内的宽带、MSTP业务对网络技术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相干OTN技术在城域网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100G OTN技术可在满足宽带业务的海量数据流要求基础上,提供更加智能、更高可靠性的基础网络。特大城市的SDH城域网引入了OTN技术,通过波道的划分,在接入层采用传统M STP解决业务的送达与环网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