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扬州地区是生产异育银鲫鱼苗鱼种的主要地区之一,近年来该地区培育过程中的异育银鲫鱼苗体表会出现一种由武汉单极虫寄生而出现孢囊的疾病。5月下旬至6月中旬为发病初期,此时孢囊很小,仅导致皮肤微微隆起。随后孢囊开始增大,7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为发病高峰期,此时孢囊饱满,表面有大而密集的黑色斑点,约8月中旬疾病进入消退期,孢囊开始逐渐萎缩、消失。本实验利用组织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研究了武汉单极虫对病鱼体表组织的影响,揭示了武汉单极虫在寄主体内的发展和消退情况,探讨了武汉单极虫在寄主体内的部分生活史,为进一步开展该种粘孢子虫病的防治和完善该类生物的完整生活史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