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光电成像侦察卫星的光照干扰技术

来源 :2002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iedaC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电成像卫星的战场信息支持,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不可少的因素.为了赢得战争的胜利,人们又开始研究对抗光电成像卫星的反侦察技术.文章分析几种干扰方法后,提出一种星载光照致眩干扰技术.即对光电成像卫星传感器实施激光束照射,产生饱和现象,干扰其探测图象质量.文章着重叙述星载光照干扰原理和光照干扰系统方案,并指出系统的关键器件是高能量、高光束质量、小体积、轻质量的激光照射器.
其他文献
研制了小型、低值、对人眼安全,无合作目标的系列LD脉冲激光测距仪.激光波长905nm,激光脉冲峰值功率10-50W随测距能力而确定,脉宽30ns,重复频率100Hz;系统的测距范围:14-1000m;测距精度<±m,有多种工作模式,具有省电功能.本文讨论LD激光测距仪研制中的几个问题.
本文研究COS相干激光成像雷达的信号预处理技术,完成了装置的设计和制作,并在外场实验中,达到高速实时处理的要求,实现了实时快速显示、远距离实时成像,成像质量较高.
本文报道了一台可用作频率标准的高频率稳定度CO激光器,激光管和吸收池安装在一个铸铁平台上.采用腔外饱和吸收方法主动稳频,吸收物质为SF气体,其频率稳定度可达到10量级.利用此激光器可以测量稳定度在1010量级的激光器的频率稳定度.
械载激光武器是美国致力发展和装备的一种新概念武器,它代表着未来武器发展的动向,将改变目前的战场环境和作战方式,尤其是对导弹的作战和攻防对抗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重点分析美国机载高能激光武器及相关技术的进展,研究机载激光武器的作战模式和破坏杀伤机理,提出对抗机载激光武器的对策建议.
根据目标与背景红外辐射特征理论模型的计算结果,采有用加热元件阵列技术,研制出目标与背景红外辐射特征仿真系统.该系统可用于实验室条件下测试红外成像导引头红外探测目标的能力.
现代战争和未来战争是一场高科技支持下的高度信息化战争,雷达和雷达对抗技术是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本文主要介绍了雷达对抗的作用、特点及假目标在雷达对抗中的作用.
本文主要从电子对抗靶场的实际情况出发,论述了开展激光侦察告警设备仿真试验方法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简要分析了采用仿真试验方法来评估激光侦察告警设备的优点,介绍了试验系统的一般组成和试验方法.
本文阐述了成像制导算法评估与仿真系统的作用和意义,分析了系统软、硬件结构与组成.大量试验结果表明,本系统可以有效评估不同跟踪算法的性能及其对运算模块和成像系统的性能要求.
雷达/红外复合双模导引头已在导弹制导系统中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讨论了双模系统中利用雷达探测系统可以提供的弹目相对距离信息,简化红外成像系统对目标的探测处理过程.同时研究了雷达/红外双模导引头探测概率和虚警概率的计算方法.
传统的光学瞄准器由于不具备夜视和测距功能,已不能适应现代战争的需求.具有全天候、多通道和智能化等特点的新型光电探测瞄准系统是当今发展的趋势.本文介绍了现代光电瞄准系统的构成及各部分的工作原理,初步分析了该系统的主要性能,并对该类系统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