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左旋精氨酸的心肌保护液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心肌保护效果的临床研究

来源 :山东省第十一次胸心血管外科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ffxh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添加左旋精氨酸的心肌保护液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肌保护效果的影响。方法: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0例,①对照组:常规心肌保护液组,不添加左旋精氨酸.②实验组,每1000ml改良托马斯液中加入7.5gL-精氨酸.记录记录两组患者中阻断主动脉前(T1)、主动脉开放后5min (T2)、主动脉开放后20,min (T3)主动脉和冠脉回流血中乳酸含量、血氧饱和度,并计算心肌氧摄取率,记录手术后12小时(T4)、手术后24小时(T5)、手术后48小时(T6)心肌酶CK-MB和cTnI指标.结果:2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实验组在T2、T3冠脉回流血液乳酸浓度低于对照组,而氧摄取率高于对照组,心肌酶指标低于对照组,监护室停留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添加左旋精氨酸能够提高心肌保护液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心肌保护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在瓣膜置换术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的合理手术指征、方法及围术期的处理。方法:回顾分析三尖瓣成形术治疗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146例,男性77例,女性69例,其中行Devega成形67例,人工环成形53例,Keys成形26例。同时行二尖瓣置换99例,二尖瓣十主动脉瓣置换47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5例,死亡率3.6%;迟发性心包填塞6例经心包引流治愈。术后随访2个月~8年,获访127例,5例死于顽
目的:探讨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及外伤性假性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治疗的方法、适应证、注意事项与并发症。方法:36例中,主动脉夹层29例,外伤性假性动脉瘤7例。并对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结果:全部患者支架置入定位准确,术后即刻造影显示真腔明显扩大显影良好,原假腔未再见显影,无截瘫及瘤体破裂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随访均恢复良好。结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型主动脉夹层具有简捷、微创、并发症少、术后恢
目的:临床评价急诊体外循环(cardiopulmonreal dypass, CPB)中应用超滤技术抢救和治疗急诊危重病人的效果。方法:31例急诊CPB病人,CPB后或复温时开始超滤,必要时应用改良超滤,超滤液500~3100ml。结果:29例痊愈出院,2例死亡。1例死于心功衰竭无法停CPB,1例术后死于急性肾功衰竭。结论:超滤技术应用于急诊CPB中,不仅滤出水份,提高血细胞比容和血浆胶体渗透压
目的:分析总结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为21例终末期心脏病患者施行原位心脏移植术,其中扩张性心肌病16例,肥厚性心肌病2例,缺血性心肌病3例,合并主动脉瓣二叶畸形腹主动脉瘤1例,肾功能不全3例,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7例。采用标准原位心脏移植术1例,双腔静脉吻合法原位心脏移植术20例,其中心肾联合移植1例。术中及术后给予一氧化氮(NO)吸入及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手术指征及手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围术期死亡1例(2.86%)。术后随访6个月至5.5年均无心内膜炎复发,33例心功能Ⅰ~Ⅱ级,1例心功能Ⅲ级。结论:及时正确的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效果满意。
目的:观察京尼平作为一种新型固定生物瓣膜组织交联剂的可行性。方法:牛心包经脱细胞处理,分别用戊二醛和京尼平进行鞣制,光镜下观察脱细胞效果,电镜下观察胶原纤维排列;测试收缩温度;拉伸试验测定最大载荷;Wistar大鼠臀大肌皮下埋藏牛心包片,于4周及8周后取出,分别测试京尼平与戊二醛鞣制的牛心包的钙、磷含量。结果:经脱细胞处理后,光镜下可见脱细胞处理的牛心包几乎没有细胞核,而未经脱细胞处理的牛心包可见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对供心热休克蛋白70(HSP70)、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探讨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18只,分为2组:对照组(C,=9),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ml,24h后取离体心脏灌注HTK心脏保护液,4℃保存3h后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灌注KH液2h;实验组(E,n=9)腹腔注射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 (NF-κB)的小干扰RNA (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对大鼠自体静脉移植术后血管内膜增殖及相应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A组,n=10);自体静脉移植组(B组,n=18);空载体组(阴性质粒脂质体医用蛋白胶复合物转染移植静脉,C组,n=26)和基因转染组(NF-κB siRNA阳离子脂质体医用蛋
目的:总结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方法:48例患者术前被明确诊断为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均在全身麻醉下经胸部正中切口行心包剥脱术。结果:5例术后心功能不全,经强心治疗一个月出院,其余病人术后症状改善,心脏功能恢复至Ⅰ~Ⅱ级。结论:手术是治疗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唯一有效的方法,手术时机对手术效果有重要影响,同时做好围术期处理。
目的:探索不同细胞密度种植构建组织工程血管的方法。方法:采用两步法进行细胞种植,先将不同密度血管平滑肌细胞种植在脱细胞血管基质上,培养3天后再将不同密度内皮祖细胞接种在平滑肌细胞一血管基质复合体上,构建片状组织工程材料,分别在内皮祖细胞种植后3d、1w时间段获取标本,2%戊二醛固定,扫描电镜观察,MTT法检测不同密度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种子细胞(SMCs和EPCs)在脱细胞基质表面生长良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