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导向治疗在重度烧伤患者休克期救治中的运用

来源 :第十届全国创伤修复(愈合)与组织再生学术会议、第三届中欧创面修复学术会议、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创面修复医师专业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pt20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特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液体复苏的经验,探讨更科学、高效的休克期补液方式.方法 收集我科2008.01-2014.01 收住入院特重烧伤病人(烧伤面积87.3±5.6%TBSA)共34 例,其中13 例按目标导向治疗进行休克期补液,21 例按传统烧伤补液公式进行休克期补液,监测平均动脉压(MAP),ScvO2,PaO2/FiO2,血乳酸及尿量,对两组患者的休克期输液量(ml·1%TBSA-1·Kg-1)及死亡率、脓毒症发生率以及超容并发症(如胸腔积液、肺水肿等)等进行比较.结果平均动脉压(MAP)(mmHg)常规组74.3±15.6,目标导向组76.2±13.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P>0.05);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常规组65.5±11.2,目标导向组78.1±8.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46,P<0.05);氧合指数(PaO2/FiO2)常规组 328.9±48.6,目标导向组381.4±56.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5,P<0.05);乳酸值(mmol/L)常规组3.9±1.2,目标导向组2.0±0.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92,P<0.05);常规组平均补液量(ml/1%TBSA-1Kg-1)3.71±0.31,目标导向组3.29±0.2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54,P<0.05);尿量(ml·kg-1·h-1)常规组0.85±0.17,目标导向组0.83±0.12,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370,P>0.05);超容现象发生率:常规组15/21,目标导向组2/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烧伤脓毒症发生率:常规组20/21,目标导向组13/1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 病死率:常规组3/21,目标导向组1/1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结论 目标导向治疗特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可减少补液量超容并发症,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血小板最早在19 世纪被Bizzozero 发现,随后证实,作为从骨髓中巨核细胞衍生的无核细胞片段,血小板的形态多样,大小不一,易于粘附、聚集和破坏,被激活后释放特殊性的分泌成分。这些成分在凝血、血块收缩中发挥作用。同时,它具有维护血管壁完整性、收缩血管等作用,改变血管紧张度、通透性;甚至吞噬病毒、细菌和其他颗粒的功能。由于血小板没有和遗传物质,被血小板吞噬的病毒失去增殖的可能,它是构成机体抗病毒
会议
会议
皮肤伤口一般指皮肤软组织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组织结构破坏,连续性中断,造成的形态变化和功能障碍。对皮肤伤口进行合理分类,选择恰当的修复方法,运用整形外科原则和技术,对促进伤口愈合、减轻瘢痕形成、改善局部外观至关重要。关于伤口分类国内未见相关文献资料,作者主要就急诊常见的皮肤伤口进行分类,并对其整复方法予以探讨。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目的:全层一次缝合技术的手术方法,探讨其在慢性深度难愈合创面等手术中的应用原理和优势.方法:12 年以来采用全层一次缝合技术修复各类慢性深度难愈合创面手术79 例,其中皮瓣移植46 例、压疮修复26 例、手术后切口延迟愈合6 例、手术后创口裂开2 例,随访6个月~3 年,平均1.5 年.结果 复发率由原来的4.5%下降到目前的1%.结论:全层一次缝合技术不在创腔内遗留任何缝线、线头,消除了线头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