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钢高炉典型料制的实物模型模拟及径向参数解析

来源 :2010年全国炼铁新技术应用及节能减排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diai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高炉无钟布料实物模型,依据相似理论模拟邯钢5[#]高炉(2000m3)目前使用的两种典型装料制度,解析了两种料制的料面形状、径向矿焦比、径向透气性分布等参数,为优化高炉装料制度,提供了一种直观量化的研究手段。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用“V法”造型工艺生产T型槽机床大件和配重铁的生产实践经验。实践证明:“V法”铸造生产铸铁、铸钢大件能够实现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介绍了利用真空v法工艺生产铸件的实际应用流程与技术要求,总结了V法造型工艺的优缺点和操作技巧。
铸造企业生产流程的有效和通畅是影响铸件质量和成本的重要方面。本文分析了目前铸造企业的两种典型的计划管理系统——两级计划调度系统方法和一级计划两级调度方法——的管理特点,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将计划和调度集中统一的体系“一级计划一级调度方法”,形成一种控制力强,抗干扰能力强的铸造企业生产管理体系。
阐述了市场环境下铸造企业运行过程中的主要特点:1.市场部门与技术部门在信息流通上的日益融合;2.企业员工合作方式需要改进;3.企业人力资源的整体管理方法:4.企业组织结构的动态调整;5.如何降低铸件生产中的积累信息误差;6.铸造技术中心的建立;7.企业发展战略研究部门的设立等。根据这些特点给出了铸造企业在市场环境下的宏观描述模型,并据此描述模型重构了中小型铸造企业在市场环境下的总体组织结构,对其运
利用ProCAST软件对铝合金压铸模具进行温度场和流场的耦合模拟,动态展示了模具的充型过程和模具稳定工作时的温度场变化。利用温度场模拟结果,提取出模具型腔表面重要节点的温度场变化曲线,对节点温度进行分析并计算节点热应力,判断模具所受的热冲击。该模具型腔比较复杂,棱边处温度场变化很大,成型圆孔边缘上的节点温度变化尤为剧烈。节点上温差为200℃时,所受热应力可以达到600MPa以上,长期循环生产易使型
利用ProCAST软件对铝合金调速器盖压铸模具工作时的温度场进行循环模拟,分析模拟结果,发现模具稳定工作时的温度及取件时的温度均偏高。再次进行热平衡模拟计算,将循环周期从60s调整为80s,结果表明,模具稳定工作时的最高温度由340℃降低到300℃以下,平均温度下降约20℃,模具工作温度及取件温度均降低到允许的温度范围之内,计算结果与实际生产现场的参数调整后结果相吻合。
本文研究了一种铬系合金铸钢轧辊材料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表明,奥氏体化温度对材料的硬度以及冲击韧性有明显影响。淬火温度、保温时间、回火温度均对铬系铸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产生影响。最终确定此铸钢的热处理工艺为:在960℃下奥氏体化后保温50min,然后进行油淬。然后在520℃下回火处理,从而使轧辊材料的组织和性能达到最优。
用低聚壳聚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壳聚糖和羧甲基壳聚糖对牛乳β-乳球蛋白进行糖基化处理,通过动物实验及ELISA方法检测各糖基化产物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结果显示低聚半乳糖的糖基化处理降低牛乳β-乳球蛋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效果最佳,分别降低41[%]和18[%]。凝胶过滤层析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显示,低聚半乳糖糖基化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 KDa,保持原有的二聚体结构。该结合
介绍了半精纺技术及紧密纺技术原理,并把这些纺纱技术应用于高档羊绒混纺针织纱线的开发生产,对在品种开发过程中各工序的技术要点进行了阐述和说明,使羊绒混纺纺针织纱的品质得到了提升。
为了在棉纺设备上顺利纺制出高质量中长原液着色腈纶纱,文章结合中长原液着色腈纶纤维蓬松性好、长度长,整齐度好等特点,对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优化了各工序的工艺参数,并对所纺纱线进行了性能测试,为生产实践提供了指导依据。最终成纱的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