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文化素质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

来源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ai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践教学是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诉求转化为实践诉求的有效途径。基于生活、面向职业提取与高职院校人文精神高度一致的内容,实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建构实践教学的层次与梯度,实现实践教学内容、方式稳健地向缄默知识及鲜活的日常生活实践转型,切实提升素质服务于个体及其职业发展的能力,使实践教学成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有效载体。沿着极具包容性的实践教学范式,将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目标顺延至教育对象在参与中的体悟,促使教育对象素质构成要素的潜滋暗长,并不断寻找到新的素质提升点。从而将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的资源重整、意义重释、范式重构这三者真正统一于实践教学。
其他文献
大学的素质教育资源非常丰富,但因组织开展教育的部门比较多,相对来说资源比较分散。如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形成教育合力,更好地面向学生开展素质教育,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江西师范大学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高度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着力对教育内容进行系统化设计和建构,特别是在以大学生素质拓展为平台,整合第二课堂教育资源方面,经过长期不懈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与第一课堂有机结合的大学生素质教育格局。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1997年6月,为了推行通识教育,钱伟长校长提议成立上海大学本科基础教学强化班.2007年6月,秉承“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在强化班的基础上成立了自强学院.2011年8月自强学院获批国家试点学院,同年10月9日自强学院更名为钱伟长学院.学院15年的办学过程就是实践钱伟长通识教育理念的过程.
会议
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发展的一个导向,也是对学生能力全面提升的保障。特色型大学在发展过程中拥有的行业和专业的优势,在某一领域或地域有着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对其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除了采用一般的素质教育方式外,还必须有其自己的特色模式。特色型大学在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由于学校缺乏人文氛围,通识教育观念薄弱,素质教育效果不佳。所以特色型大学的素质教育模式应该是
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大学素质教育改革浪潮愈演愈烈。北京邮电大学紧随国家教育发展和改革形势,大力开展素质教育改革工作。在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既注重理论创新,构建了“五位一体”素质教育模式;又重视实践改革,开拓多种渠道培育学生综合素质。理论研究和实践改革相结合,确保我校大学素质教育改革成效。
会议
现阶段,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国家发展战略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只有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才能更好地坚持就业导向,加快提升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依据社会选用人才和评价人才的标准,整合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拓宽素质教育的路径维度;创建明理学院、银领学院、淑女学院,规划素质教育的结构维度;建设金融文化、诚信文化、校友文化,延展素质教育的空间维度,构建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