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盆地长昌-鹤山凹陷不同类型边界断层控盆差异性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2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昌-鹤山凹陷位于珠江口盆地珠四凹陷,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边界断层特征对于盆地演化历史与成盆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长昌-鹤山凹陷地震资料构造解析基础上,应用先存构造条件下的断层作用模式,结合构造物俩模拟实验,系统分析了长昌-鹤山凹陷构造样式和成因机制,并对比了不同类型边界断层对盆地中心和盆地沉积厚度的控制差异性.表明:长昌-鹤山凹陷是典型的非岩浆型被动大陆边缘型盆地,由三种不同类型的边界断层控制沉积,其中,铲式断层控制凹陷沉积最厚,板式断层控制沉积次之,坡坪式断层所控制的沉积在断坡位置,构造作用强烈,控制沉积较厚,在断坪位置,构造作用较弱,控制沉积较薄.
其他文献
全张量重力梯度测量凭借其探测信息量大、测量精度高、外界干扰小等优点深受物探工作者喜爱,并广泛应用于地球物理重力勘探领域内.笔者建立了球状模型,在正演数据中添加了仿真高斯白噪声得到含噪声的张量数据,并运用FFT频谱分析和Psd韦尔奇功率谱密度两种方法分析了加噪前后信号的频率分布特性。根据频谱分析结果选取适当的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和高斯低通滤波器进行去噪试验,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滤波器的效果,选取滤波效果最
长白山火山区经历漫长的地质构造,多期火山喷发,形成的复杂的地质构造,特别是新生代中期火山活动形成的大面积的玄武岩覆盖层遮盖了它古老的面貌.为了解该区地下详细信息,利用长白县某地区重力,磁法和CSAMT联合剖面物探资料,并结合已有的测井资料对长白山火山区地质构造进行详细描述,揭露长白山玄武岩下真正面容.
末次冰消期是由末次冰期向全新世过渡的时期,是一个重要的古气候阶段,因此其间的高分辨率古气候记录对于理解极端、快速气候波动的过程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东亚内陆半干旱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是古气候研究的理想场所.本研究选取东亚夏季风边缘区的内蒙古中部达里湖末次冰消期(15.90–11.46ka)的沉积序列,开展高分辨率、多参数的环境磁学研究.结果表明,达里湖末次冰消期的沉积序列可划分
High-temperature magnetization components with unblocking temperatures of ~600°C to 680°C were isolated from Upper Cretaceous red-beds in the Mangkang area,in the eastern end of the Qiangtang Block,Ti
会议
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s7.3地震源区位于巴颜喀拉块体与西昆仑块体的连接部位,东西向拉张构造区。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和国家地震据共享中心下载新疆于田地区2000年以来震级大于mL1.0的地震事件目录,调查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和地震活动率。基于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Ms7.3地震破裂过程模型,使用Coulomb3.3软件计算此次地震产生的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地震断层面呈北偏东方向,在断层两端出
在地震动各种数值模拟计算方法中,格林函数法是最为经典的方法,这一方法有着严格的数学与物理基础,是通过表示定理,计算获得理论地震图.虽然随着计算理论的发展与计算机计算能力的提高,理论格林函数的计算也有了较大的进展,但理论格林函数的计算仍有许多尚未解决的困难.通常格林函数的计算方法适合于水平成层状介质,目前还很难计算复杂三维非均匀结构介质的格林函数,并且这一方法用于模拟计算地面运动时计算量很大.本文对
液动冲击回转钻探是对现有回转钻探的重大改革,是继现代金刚石钻探之后的钻探新方法.YZX130液动锤采用双喷嘴复合式结构,结构简单,通过水力学优化降低了启动泵压和工作泵压。当与螺杆钻具等井下动力钻具进行组合钻进时需采取数量多、直径小的分流思路进行分流设计。研制的耐高温氟橡胶密封圈可保证液动锤在200℃环境中稳定工作。将多种表面硬化技术用于液动锤运动密封副的表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液动锤的工作寿命。Y
本文以地质、地震、测井、地化和测试等资料为基础,结合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和川中古隆起的形成演化、油气多期成藏与龙王庙组沉积-成岩演化史,研究龙王庙组优质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结合绵阳-长宁拉张槽和川中古隆起的形成演化、油气多期成藏与龙王庙组沉积-成岩演化史研究,认为龙王庙组优质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为原始颗粒滩沉积相、同生期海水白云石化和淡水溶蚀作用、烃类充注作用。原始颗粒滩微相的发育受控于沉积古地
碳酸盐岩储层地质研究的前提条件,首先是明确构造、沉积及古地貌格局,其次根据盆地演化规律,构建适合特殊地质条件的、合理的层序地层划分方案及层序对比格架,为储层地质研究奠定基础。成岩相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岩相、成岩相类型及其分布规律。成岩相是成岩环境的产物,是特定成岩作用在空间分布的区域。目前碳酸盐岩成岩相尚未形成统一分类方案。作者在成岩环境分类基础上,据大量露头及岩心的薄片鉴定资料,确定了马家沟组各段主
本文从模拟实验及地质解剖相结合的研究结果看:烃源岩的排油率受有机质丰度、类型、演化程度以及烃源岩的岩性、单层厚度、所处的成岩演化阶段、物性特征(孔隙度和渗透率)等因素影响,分散可溶有机质接力生气的起、终点不仅决定于烃源岩生成的原油化学组成和物性的不同,无机矿物的催化作用和温压条件对其均有影响,因此,不同地区油裂解气接力时机的起、终点会有差异。基于不同温度、压力及介质条件下的原油热催化裂解实验,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