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静脉或冠脉移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猪急性心肌梗死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jian87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途径移植同种异体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方法:实验于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动物实验室用球囊封堵前降支制作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并分组进行研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静脉移植组和冠脉移植组的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缩小、左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增加,左室心肌梗死面积、梗死质量比明显缩小,毛细血管数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冠脉移植组与静脉移植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经静脉和冠脉两种途径移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均能有效地改善心功能、缩小梗死面积,但两种途径之间无显著的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窦房结是心脏传导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心脏的正常起搏点,其病变可导致各种类型的心率失常.但由于研究方法有限,目前窦房结病变机制尚不明确,为从细胞水平深入研究SNC 的形态特征及电生理特性,本实验探讨适用于膜片钳技术的乳兔窦房结细胞(sinus node cell,SNC)的分离、纯化、培养方法,及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单个SNC 的动作电位进行鉴定.方法:选用新生新西兰乳兔5只,消毒后仰
目的:探讨室性早搏(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s,VPBs)负荷和起源与左心功能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本中心在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91例特发性VPBs患者采取下述分组方法,对各亚组左心结构与功能进行相关分析.根据VPBs负荷分为A1组(6~19%)和A2 组(20~54%);导管消融明确了VPBs起源73例患者分为右室流出道B1、右室非流出道B2、左
目的:分析影响CARTO指导下房颤/房扑导管消融疗效的相关因素,为消融患者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心收治的100例行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导管消融的房颤/房扑患者,随访6个月后根据其是否维持窦律分为手术成功组(A组)与房颤/房扑复发组(B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毕所有患者均转为窦性心律.经过6个月的随访,71例维持窦律,29例房颤/房扑复发.持续性房颤、升高的超敏C反
目的:观察温血诱导心脏停跳,术中冷血维持开放前温血灌注在冠脉旁路移植术中心肌保护效果.方法:将5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温血诱导心脏停跳,术中冷血维持并于开放前温血灌注.B组冷血诱导心脏停跳,术中间断冷血灌注.观察临床指标包括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心脏自动复跳率、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和术中正性肌力药用药情况。结果:(1)A组自动复跳率100%,明显高于B组6
会议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膳食模式并评估膳食干预效果,为高尿酸血症及相关代谢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队列研究了解天津市成年人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发生的关系;从总体样本中选取病例组和对照组探讨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主要膳食模式,并开展为期3个月的膳食干预研究评价膳食干预效果.结果:三年随访7399例,其中有335例高尿酸血症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4.5%).高尿酸血症的主要膳食模式是:1)动物性
会议
目的:观察他汀治疗后斑块体积及内部成分的早期及远期变化,以及常规剂量他汀对中国AS患者斑块的疗效。方法:入选无症状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43例。主要入选标准:100 mg/dl≤空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250 mg/dl;经核磁共振证实的颈动脉斑块,含有脂核,狭窄程度为16%-69%;入组前未服用过他汀。所有患者入组后接受5-20mg(平均10mg)瑞舒伐他汀治疗,LDL-C靶目标水
会议
目的:探讨普罗帕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女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女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服用普罗帕酮150mg、1次/8h,稳心颗粒9g、3次/d、冲服.对照组服用美托洛尔12.5 mg~25.0mg,2/d,治疗4周,同时服用谷维素、维生素B1,对动态心电图及临床症状情况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的症状发作次数均明显减少,尤其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普罗帕酮联合稳心颗粒对女性心律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