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分析

来源 :2016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766699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9年以来,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HPND)在全球范围内爆发,其发病快,死亡率高,流行面广,给对虾养殖业造成极大的损失.本文从疑似患AHPND的中国明对虾体内分离得到一株细菌,经细菌的16S rDNA基因序列及生理生化分析,鉴定该株细菌为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PCR检测该菌株具有pirA和pirB基因.使用该菌对中国明对虾进行了急性浸泡感染实验,感染后6h,对虾出现空肠空胃, 9h肝胰腺呈浅白色,10h开始出现死亡,12h呈现爆发性死亡, 18h死亡率达到100%.组织学观察发现,感染对虾的鳃、肝胰腺和肠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肝胰腺小管上皮细胞严重脱落,肝胰腺小管出现崩塌,呈现典型的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病理症状,而对照组虾表现正常,未见病埋变化.21种常用药物的药敏试验中,该菌只对头孢噻吩、头孢呋辛2种药物表现为耐药,对阿莫西林、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19种药物敏感.本研究证实副溶血弧菌可以导致中国明对虾罹患急性肝胰腺坏死病,为进一步研究中国明对虾的急性肝胰腺坏死病提供了基础依据.
其他文献
NADC30类PRRSv于2013年首先在河南发现,由于导致呼吸和繁殖系统疾病造成经济损失而引起重视,很快在其他省份陆续报道。分析讨论了一个爆发NADC30类PRRS的猪厂从最初发病到准确诊断到采取针对性实际措施以及后期跟踪的疾病控制过程。在本案例的临床兽医管理方面,通过高度重视生物安全、健康管理、建立母猪群特异性免疫、对症治疗和保育育肥继发感染控制的综合策略,逐步将健康和生产水平提升到超过疾病爆
会议
猪链球茵病是由猪链球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猪感染后主要表现脑膜炎、败血症、关节炎、心内膜炎、肺炎、淋巴结化脓等临床特征,各阶段猪群都易感,其中以保育猪最易感染。当前国内猪群以链球菌2型、7型、C群马链球菌兽医亚种为主要流行血清型,临床以急性脑膜炎、关节炎、败血症多见。该病发生无明显季节性,高温高湿季节多发,发病急,一旦发病,往往来不及治疗或治疗效果不佳,成为当前商品猪群最为常发的疫病之一,
本研究通过添加一定比例的生物分解玉米秸秆,研究猪的采食量及对育肥性能和屠体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生长发育健康、无病,体重相近的杜×大×长三元杂交去势瘦肉型商品猪40头,平均体重60.23 kg±0.26 kg,随机分成4组,1个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Ⅰ、Ⅱ、Ⅲ),每组10头,进行为期60 d的饲喂试验.对照组和试验Ⅰ、Ⅱ、Ⅲ组分别添加0、20%、25%、30%的生物秸秆分解剂发酵的玉米秸秆饲料代替日粮中
提高哺乳仔猪壮仔率和成活率是自繁自养猪场养殖创收的基础保障措施之一,饲养管理不善和药物防治不当严重影响哺乳仔猪的综合生产性能。近年,生猪规模化养殖生产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哺乳仔猪营养与用药均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比如农村农民普遍形成了哺乳仔猪期至育成期大量使用市购颗粒饲料、浓缩精料及饲料添加物的习惯,认为只要在屠宰前有一段停用期,就不影响猪肉产品的安全性、环保性。这样不但严重伤害仔猪免疫脏器,影响猪肉品
国外发达国家的养猪生产水平一直激励着国内养猪人士,也一直想学到真正的成功经验;本文介绍的却是国内一个猪场事情,可以说生产成绩在国内达到顶级;但他们所做到的也并不是非常得杂,而只是把猪需要的条件满足了。好的生产成绩需要优良的品种、全价的营养、有效的生物安全体系、适宜的环境、周到的管理,他们做到了;有条件时抓全面,条件不具备时抓重点,把钢用在刀刃上,仍然可以达到一流的生产成绩。希望为生产成绩找借口的同
会议
会议
选择三种不同的蓝耳病疫苗(高致病性两种、经典一种)及一种猪瘟疫苗,通过不同时间的免疫组合,采用IDEXX猪瘟及蓝耳病抗体检测试剂盒对猪瘟抗体及其蓝耳病抗体进行检测.结果 显示:YB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产生蓝耳病抗体最高,变异系数最小,BL经典蓝耳病疫苗对猪瘟抗体干扰作用最小;蓝耳病疫苗在猪瘟疫苗之后免疫,三种蓝耳病疫苗的抗体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蓝耳病疫苗的免疫在猪瘟免疫之前,对猪瘟抗体、
传染性胰腺坏死(IPN)是给虹鳟养殖带来直接经济损失的一种高致死性疾病.课题组于2013年在中国云南省某鲑鳟鱼养殖场疑似感染IPN的濒死虹鳟仔鱼体内分离获得一株传染性胰腺坏死毒,命名为ChRtm213.本研究获得了IPNV-ChRtm213完整基因组序列,并与世界范围内其他IPNV序列进行了比较.结果 表明,ChRtm213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包含一个A片段(3099 bp)编码多聚蛋白VP2-V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