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PM2.5浓度空间分布精细尺度制图研究

来源 :2015中国地理信息科学理论与方法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ll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目前我国空气污染监测站点稀疏,监测结果难以清晰地呈现全国尺度空气污染状况这一问题,本研究尝试从地理空间视角着手,基于全国902个空间质量监测站点2013年6月1日至2014年5月31日实时监测数据,结合卫星遥感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土地利用、人口、交通道路以及气象等要素,采用GIS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和地理加权回归建模思想(GWR)构建日均尺度下的全国PM2.5浓度空间分布模拟模型,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日均、月均、季均以及年均不同时间尺度下全国PM2.5浓度空间分布10km*10km的制图工作.地理加权回归建模结果统计分析得到调整后R2为0.66,RMSE为20.58μg/m3,平均预测误差(MPE)为9.29μg/m3.研究结果表明建设用地面积占比、林地面积占比、相对湿度、降水、人口以及道路长度等因子对PM2.5浓度空间分布模拟结果影响较为明显.研究结果分析显示我国85%以上的地区空气质量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35μg/m3).本研究成果可为空气污染治理、环境健康风险以及健康出行等研究提供参考和评估的依据.
其他文献
  针对InSAR技术中时空去相干和大气延迟等瓶颈问题,提出短基线集干涉图加权叠加方法,采用短时间基线和短空间基线,对干涉图相干性高低进行定权,再叠加分析,推导减弱大气延迟影
  目前,地图认知适合度评估仍然是地图可用性研究中的关键问题。眼动实验具有客观、实时的特点,并且能够同时提供定性和定量的依据,在地图学研究中具有问卷调查、主观评价等方
会议
  通勤区是人文地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可用于区分城镇和乡村,城区和郊区,也可用于职住平衡分析。在城市化地域,住宅区、工业区、商务区、商业区往往和密集的通勤人口相对应
  气象数据集普遍存在数据缺失的情况。目前对于缺失数据:一种是仅使用连续记录数据,另一种是忽略缺失数据。对于前一种方法,大量的数据被舍弃而形成信息浪费,统计推断的结
会议
  面对日益增长的各种水文观测数据,数据共享、可视化和在线模型分析成为水文信息系统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基于“协同促进水文科学发展大学联盟”的水文信息系统(CUAHSI-HI
  由于GPS位置数据被广泛使用,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其后续研究与应用的最终结果.如何检测位置数据的异常、保证数据质量成为了一个重要研究方向.GPS位置数据拥有显著的时空连
  黑河流域是我国西部干旱区典型的内陆河流域,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人口及经济的快速增长,流域生态环境日渐脆弱,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以黑河流域中上游为研究区,通过
会议
  本文以Landsat ETM遥感影像为研究数据,反演获得武汉市的地表温度,并提取NDVI信息.通过空间邻域分析和局部空间相关性分析,研究武汉市热岛效应与地表植被覆盖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文借助两种类型海量社交网络用户的社会关系和地理位置数据,以城市为尺度对个体社交关系链聚合,构建城际地理社交关系网,对比分析虚拟网络空间强弱两种类型城际关系结构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