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无人机喷洒Bt油悬浮剂对亚洲玉米螟的防治效果初探

来源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C9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是吉林省第一大作物,2013年的种植面积已经接近6 000万亩,然而,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的为害给吉林省玉米生产带来了持续的影响.近年来,吉林省玉米病虫害偏重发生,玉米螟在全省的发生面积常年维持在4 000万亩,因玉米螟为害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有6.5亿元.随着玉米种植面积扩大、耕作方式变革,以及受异常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玉米螟呈现出发生面积增加、为害程度加重的趋势,对玉米高产稳产构成严重威胁.玉米螟的防治的施药现有器械主要有背负式人工喷雾机喷雾和白走式高杆喷雾机喷雾,人T喷雾机的作业效率低,且玉米穗期封行之后施药较为困难;白走式高杆喷雾机的作业效率要高于背负式人T喷雾机,但是,使用也受地形及土壤条件的限制.利用无人机进行航化植保作业在我国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应用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特别适合在玉米这种高秆作物上的应用.本试验采用JF-DB5 8旋翼植保无人机(沈阳金丰春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喷施8 000IU Bt油悬浮剂(湖北康欣农用药业有限公司).试验地点位于吉林省公主岭市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试验基地;防治对象为第一代玉米螟幼虫;处理组面积3hm2,对照组1hm2(清水对照);无人机单次载重4L,飞行速度5 m/s,单次作业面积0.3hm2;施药21天后调查玉米植株的为害率,计算防效.玉米穗期采用JF-DB5 8旋翼植保无人机进行了第二代玉米螟幼虫的防治试验.试验药剂为8 000IU Bt油悬浮剂(湖北康欣农用药业有限公司)和200g/L氯虫苯甲酰胺(杜邦公司);2种药剂各施用1hm2;玉米收获时调查为害率,计算防效.第一代玉米幼虫防治后调查显示,防治区平均为害率为0%,对照区(52.0±4.4)%.人T防治一次玉米螟的费用为450元/hm2,而无人机作业的费用为225元/hm2,费用成本降低50%,且1天的作业面积在20hmz以上.通过无人机投放喷施生物药剂及化学农药防治玉米螟,对吉林省玉米中后期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进行方向性引导,进而快速推进相关技术创新,全面提升米生长过程机械化的整体水平,真正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
其他文献
采用离体叶片法测定有机硅助剂和甲基化植物油助剂以及不同剂型对杀菌剂防治番茄灰霉病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相同浓度处理条件下,添加有机硅助剂的处理比不添加有机硅的处理用药量减半,但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相当于或高于不添加有机硅处理;在系列浓度咯菌腈药液中分别加入0.2%甲基化植物油助剂GY-Tmax、GY-Hbasl#和GY-Hhas2#,药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毒力反而下降.将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吡唑醚菌
2014年4月29日,对青海大学枸杞地田间杂草种类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所调查的杂草有15种,隶属7科.一二年生杂草有7种,占总杂草类的46.67%,多年生杂草有8种,占总杂草类的53.33%.以菊科、禾本科为优势科,优势种为单子叶杂草冰苹(Agropyron cristatum)(相对多度44.68%),双子叶杂草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相对多度27.08%)、苦荬
进境粮食检疫监管工作保障着国内农产品生产的安全,生态环境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进境粮食检疫实际工作出发,针对辖区内粮食检验检疫特点,阐述检疫监管措施,同时,分析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及建议,能够对之后进境粮食的监管提供有力的工作基础.
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 L.)属菊科一枝黄花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外来入侵物种,被列入江苏省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补充名单.笔者对盐都区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广泛调查,观察研究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的主要为害和公共植保技术。
转座子在基因表达、基因演化以及基因调控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转座子系统在转基因动物、基因功能研究和基因治疗等领域已投入研究,细菌的非自主转座系统也开始在基因调控、蛋白分泌和细菌毒力研究上发挥作用.微型反向转座重复元件是一类DNA转座子,广泛存在于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中,本文对微型反向转座重复元件及其在细菌病害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指出目前Sleeping Beauty和PiggyBac转座
在免耕播种玉米、免耕不播种玉米、翻耕播种玉米、翻耕不播种玉米等不同栽培方式下,研究紫茎泽兰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表明,播种玉米区与不播种玉米区比较,无论是免耕还是翻耕,播种玉米区的紫茎泽兰出苗数和株高均明显小于不播种玉米区;免耕与翻耕比较,无论是播种玉米区还是不播种玉米区,翻耕区的紫茎泽兰出苗数和株高均明显小于免耕区,结果表明处于土壤表层的紫茎泽兰更利于萌发,通过改变栽培方式而改变紫茎泽兰在土壤中的
水稻黑条矮缩病是一种由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en,SBPH)以持久性不经卵方式传播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 - 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引起的恶性水稻病毒病.为筛选其抗病品种,明确其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性特征及抗性遗传模式.采用多年多点方法在重病区抗鉴圃中对水稻品种和资源进行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鉴定,再利用水稻黑条矮
为明确朱砂叶螨对炔螨特产生抗药性后的相对适合度,在抗性选育基础上,室内组建了朱砂叶螨敏感品系(SS)和抗炔螨特品系(PRR34)种群生命表,比较其发育历期、繁殖力及种群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朱砂叶螨抗炔螨特品系(PRR34)筛选34代后,抗性系数为37.78,与敏感品系(SS)的卵孵化率、发育历期和世代周期无显著性差异,但产卵前期显著延长了37.07%,雌雄性比增加23.38%,同时抗炔螨特品系(
绿色植保源于绿色食品生产的基本需要,是人类健康、食物安全、生活质量、生态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和整个生存安全不可或缺的一环.植物病虫草鼠灾害的暴发、流行,实因人类行为不当或干预失当所造成,欲想实现真正意义的绿色植保,确保植物持续健康生产,务必切实把握人类行为一栽培植物一病虫草鼠一传播媒介一生态环境的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全面考量、巧作安排.
以玉米做生测试材,采用盆栽模拟咪唑乙烟酸土壤残留的试验方法,研究了农药降解菌剂对咪唑乙烟酸土壤残留的缓解效果.结果表明,咪唑乙烟酸有效成分剂量为25gai/hm2和50gai/hm2时,农药降解菌的单菌剂和复合菌剂均能够有效缓解咪唑乙烟酸对玉米的残留药害.当咪唑乙烟酸有效成分剂量达到75gai/hm2时,农药降解菌剂的缓解作用降低,玉米苗不能恢复到正常生长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