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企业股份合作制推进乡镇企业资产重组--关于宋庄铸造厂实行股份制改造情况的调查报告

来源 :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iai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宋庄铸造厂实行股份制改造的背景进行了概述,从企业改革领导小组成立、资产评估、与政府签订协议等几个方面改革的过程进行了阐述,同时介绍了乡镇企业的改革成效。
其他文献
中小企业长期以来备受各种发展环境的制约跟自身信用建设有很大的关系,加强信用意识,建设诚信经济是中小企业跨越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政府对企业社会信用活动的管理。提出了加快建设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一些政策建议。
机遇不常有,专给有心人。冯村抓住机遇发展起来了,本文介绍的新发地村也是一个善于抓住机遇谋求发展的先进典型。但新发地村的主导产业不是房地产开发,而是举办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不是一般的农贸市场,而是京城最大的“菜篮子”,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老大”。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之所以能够从一个马路市场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综合市场,关键是新发地人摆脱了小打小闹的小农经济思想观念,用现代企业经营理
在领略了塞北蔬菜生产专业村的风采以后,我们即将走进的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花园村。这个村的改革开放带头人不是退伍军人,而是一个巾帼英雄,全国三八红旗手王淑英。本文用美妙的文字,生动地描述了花园村党支部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改革开放路线、方针和政策,带领全村农民群众组织专业协会,发展花卉生产经营的感人事迹。
离开风景秀丽的花园村,我们再次走进喧闹的都市,来到位于东三环边的十里河村。十里河村的主导产业也是举办批发市场。而十里河村批发市场所出售的产品却不是蔬菜,而是建筑装修材料和家具。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十里河村党总支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在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实现了主导产业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从现代农业到工业,再从工业到现代商业的三次飞跃,从一个普通的村庄发展成为京城建材家具市场的龙头企业。十里河村的每一次飞跃,
草桥村地处南三环城乡结合部地区。在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了绿化隔离带建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也遇到了由于管理机制不完善带来的挫折。1998年,村办企业家具城的一把大火,使草桥人认清了抓发展必须重视管理的道理。1999年,草桥村开始了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进程。2000年成立了社区股份合作制企业——草桥实业总公司。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以后,他们采取有力措施,强化新型集体经济经营管理,建立健全约束与激
说到起步晚,冯村在改革开放的前十五年里收效甚微,到1993年时,村干部们还在“驴棚”里办公,这不是因为他们廉洁,而是因为村集体太穷。1993年,闫永喜担任村经济联合社社长以后,抓住矿区采空区移民需要建房的机遇,自掏腰包为集体注册了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之下,圆满地完成了为移民建房的任务,同时通过商品房开发为集体淘到了“第一桶金”。此后,冯村又围绕房地产开发举办建材工业企业、发展都
石塘路村资源贫乏,通过寻找新的民俗旅游主导产业,创建了民俗旅游合作社,带动了各业经济的发展,使全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村庄变美了、人也文明了,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98元增加到2007年7647元,成为远近闻名的民俗旅游专业村。
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求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而且要追求生态效益。在生产发展的同时,要十分注意保护好环境,保护好地球村。在这方面,大兴区留民营村觉悟早,行动快,走在了全市乃至全国农村的前边,成为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本文详细地阐述了留民营村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从发展生态农业入手,进而发展清洁能源和生态农业旅游,直至发展绿色农产品加工业的历程。介绍了留民营村是如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之
进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为了保护首都环境,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我市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绿化隔离带建设。两道绿化隔离带,再加上五河十路两旁百米绿化带,全市农村绿化隔离带建设占用了农村集体土地将近二十万亩。这些土地如果搞房地产开发,每亩土地收益少则四、五十万元,多则一、二百万元。如果搞二、三产业,那更会使农民长久受益。如果搞都市型现代农业,每年每亩收益也在万元以上。所以,绿化隔离带地区,特别是建设城乡结合部
菜食河村位于延庆县四海镇政府南1.5公里处,整个村落毗邻安四路,菜食河自村旁流过,群山环抱,环境优美。该村村域面积2752亩,生态林面积4210亩,耕地总面积561亩。2007年底全村144户,人口342人,劳动力200人,全年经济总收入323.2万元,人均收入5081元。早在1978年2月,菜食河村在全市率先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京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先锋,北京郊区的“小岗村”。三十年弹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