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含量对热轧低碳贝氏体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来源 :第十届中国钢铁年会暨第六届宝钢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le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三种不同硅含量的低碳贝氏体钢进行轧制实验,对轧制后试样进行组织检验和拉伸实验,对比分析其显微组织和各项力学性能.结果表明,Si 含量从1.0 wt.%增加到1.5 wt.%时,微观组织基本相同,均为粒状贝氏体+M/A岛,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略有增加,延伸率基本相同,强度的增加主要来源于Si 的固溶强化作用.Si 含量从1.5wt.%增加到2.0wt.%时,显微组织产生明显变化,含硅2.0 wt.%钢的显微组织为粒状贝氏体+板条马氏体+等轴铁素体,屈服强度及抗拉强度显著增加,但相比于含Si 量1.5wt.%的钢,延伸率、强塑积均下降,强度的提高主要是固溶强化、相变强化等的综合作用.综合比较三种低碳贝氏体钢,若只考虑钢的强度因素,则Si 的添加量应达到2.0 wt.%;若考虑钢种塑性及强塑积,则Si 的添加量应为1.5 wt.%.
其他文献
  在200℃/s 的退火超快冷条件下,研究了高强冷轧薄板在退火温度为820℃时,不同时效温度对低合金高强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实验用钢的抗拉
会议
  以核电压力容器用SA508Gr.3 钢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显微组织和第二相随回火时间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50℃回火时,粒状贝氏体中的M/A 岛首先分解为铁素
会议
  攀钢热轧板厂经过第三期技术改造和R2 轧机更新后,R2 出口的中间坯厚度上限增加至40mm,钢种范围扩大,生产薄规格产品的比重相应增大使得精轧机的负荷显著增大,而此负荷主
双线隐翅虫属Lobrathium,隶昆虫纲Insecta,鞘翅目Coleoptera,隐翅虫科Staphylinidae,毒隐翅虫亚科Paederinae,隆线隐翅虫亚族Lathrobiina,由Mulsant&Rey于1878年创立,模式种为Lathro
  对湛江转炉炼钢二次除尘系统的方案确定过程进行分析总结,论述了除尘系统的设计与工艺生产密切结合的重要性,通过优化烟气捕集方式和系统划分等技术创新,合理确定系统设计风
致密油已成为国内外能源结构中的重要角色,而体积压裂是致密油开发的关键技术,其实施比例日益增大。致密储层特征以及体积压裂工艺特点对压裂液体系在低伤害、低摩阻、回收处理
为了对抗逆境,植物进化出众多防御机制,其中再生能力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植物的再生过程大致分为伤口组织修复,离体组织的器官再生和体细胞胚的发生。一个特定物种的再生能力往往
  采用光学电镜、扫描电镜对不同终轧温度下的高氮不锈钢微观组织进行了观察。实验结果表明:终轧温度较高时,高氮不锈钢热轧后微观组织为奥氏体组织和少量铁素体,在奥氏体和铁
贡献之一:科学地界定了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从根本上解决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问题。关于社会主义时期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问题,我们党曾经有过正确的认识。1956年
针对首钢京唐烧结脱硫的教训及太钢烧结烟气治理的成功经验,首钢京唐球团烟气治理采取活性焦干法技术,副产品将实现1046万~1784万元/年收益。Fluent软件研究表明,6个吸附塔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