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灾教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

来源 :全国“新一轮医院评审新思路”研讨会暨第4届全国自然灾害护理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mj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学校于2011年秋季开设了文化素质教育公选课《备灾教育》,2012年春季进入第二学期开课。本文主要介绍《备灾教育》,课程设计思路、设计内容、
  师资安排、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课程评论与讨论等问题,以期为中国备灾教育的开展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一直不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灾难,如地震、水灾、火灾、空难、爆炸、疫病的流行、战争、恐怖主义活动等。这些灾难不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而且给
会议
  爆炸是一种突发的恶性事故,爆炸造成的人员伤亡惨不忍睹。爆炸伤由于发生突然,伤员数量多,合并伤多,病情危重;事故发生后准确、及时的抢救,充分得当的护理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会议
  跨文化护理也称多元文化护理和泛文化护理,是美国护理学家LeiningerM女士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的。该理论以人类文化与照顾为核心,着重探讨影响人类照顾的文化因素以及各
会议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由于伤员病情复杂、伤情重,当地救治环境有限,器械、药品供应不济,专科技术难以前延,
Electrochemical treatment is an alternative modality for tumor treatment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a low intensity direct electric current to the tumor tissue
上世纪30年代算得上是中德关系的黄金时代,大批德国专家、军人受雇于当时的南京政府及军队,中国大量从德国进口机器、武器,不仅官方关系密切,民间的友谊往来也很多。当时正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