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性复苏后照护

来源 :第十届首都急危重症医学高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om_yu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跳停止及心肺复苏急救医学在临床上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新的大规模临床研究也不断的进行与发表,临床上治疗此类患者的观念也不断的进步与发展.在过去几年内,学界确认了低温治疗改善病人长期预后的效果,同时针对导致并加重心跳停止后症候群恶化的急性冠状动疾病,也建议积极的介入处置.此外由于心跳停止后症候群是一影响多重器官的重症,需先进设备及整合良好的急救团队才能将治疗优化.整合性复苏后照护经过多年国际复苏协会ILCOR集合各国专家审视文献证据,在2010年,已有固定架構.主要包括:温度控制及低温治疗,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评估与支持,升压剂及输液治疗,以及预后之评估.
其他文献
介绍了术语与定义,分析了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介绍了职业防护的操作规范,阐述了急诊呼吸道职业防护的管理与培训,提出了急诊呼吸道病原体职业接触的应急预案。
介绍了急诊工作场所暴力的定义和现状,分析了急诊工作场所暴力的风险识别,提出来急诊工作场所暴力的风险控制和急诊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的应急预案,阐述了急诊工作场所暴力发生后的
癫痫手术对于药物无效的局灶性癫痫是有效的治疗手段,能使大部分顽固性癫痫得到很好的改善,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极大的帮助,术后不同的病理分型能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进一步
本文分享了G20-大型国际会议卫生医疗应急保障实践经验,包括环境保障、急诊急救设备保障、卫生医疗安全保障、人员保障等。
循证护理的实质对检索出来的文献结论进行质量评价和筛选,对筛选出来的同类的文献结论进行汇总和综合,结合专业判断和病人需求,依据证据进行临床决策。
本文从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理论思维与实践思维阐述了临床思维的特点,介绍了临床思维中的辩证关系,包括临床表现与病理改变、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局部病变与整体状况。
术血源性病原体(Blood borne pathogen):指存在于血液和某些体液中的能引起人体疾病的病原微生物,例如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艾滋病病毒(HIV)等.血源性职业
现代CPR已走过了50周年,但心肺复苏后存活率仍然很低,北美出院存活率为8.4%,欧洲出院存活率为10.7%,中国目前尚无CPR后出院存活率的流行病学具体资料.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ost-cardi
本文介绍了急诊血源性职业暴露及防护现状、急诊呼吸道职业暴露及防护现状、急诊工作场所暴力流行及防护现状。
本文介绍了循证医学的演化历程、指南制定方法的流程、GRADE系统将证据质量,指南是根据某疾病的一般规律制定普遍应用的治疗方案,以循证医学的文献资料为证据基础:以国际大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