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医技术的战略意义及制约其发展的历史因素分析

来源 :庆祝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50周年首届中医药发展国际论坛暨首届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wei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中医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在保持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有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建立现代中医学的科学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中医药医疗卫生保健的能力和水平,促进现代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更好地为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健康事业服务,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由于历史以及其他诸多原因,中医学在科学理论和临床实践层面有着一定的优势,而在技术层面的弱势也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在近几十年来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中医现代研究过程中,没有充分按照中医学理论观念去发展中医现代技术,使得目前中医临床诊疗技术存在着要么几乎停留在原来的水平,要么脱离了中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特点等问题,导致中医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十分缓慢,没能有效地促进中医学术进步和中医诊疗的能力和水平的发展,这也是制约中医现代化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探讨了技术在中医发展中的战略意义,分析了影响中医技术发展的历史因素。
其他文献
中医学和其他民族的传统医学如印度医学等一直被西方医学界贬称为选择医学或替补医学,而称他们自己的西医为传统医学或主流医学。循证医学的概念是由加拿大临床流行病学家Sack
会议
笔者率先倡导让世界医学与中医接轨的主张,研究解决困扰世界医学的各种疑难病证,将中医的优秀方法融入世界医学,以中医中的系统原理、信息原理、调节原理和增值原理,奠定世界医学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视屏显示终端(VDT)广泛应用于生产、科研、行政管理、信息处理等领域。它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也带来了诸多新的职业危害问题:1.视觉紧张。一方面
发挥中医药优势,应当将中医药放回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当中,在充分尊重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并存的现实,从实现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有利解决我国目前突
出生于1906年1月的原中国语言协会理事、北京语言协会顾问、中国语言文字学家、汉语拼音的创立者周有光今年已是107岁的高龄,但依然精神矍铄。几十年来,周老一直致力于中国的
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以及医疗市场竞争的空前加剧,中医药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人们关心的不仅仅是中
会议
中国医药学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包含着预防、医疗、保健、康复的丰富内容,为中华民族13亿人民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探讨了我国中医医院的资源、医疗服务、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成为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现代化的推进与西方文化的渗透,逐渐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思想,世代相传的传统知识则相继失去了生存的空间。然
会议
炭疽:至11月1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公布的炭疽病例数为22例,其中佛罗里达州确诊2例(均为吸入性炭疽);纽约市确诊4例(皮肤炭疽3例、吸入性炭疽1例),可疑病例4例(均为
湖广会馆位于北京宣南骡马市大街东口的南侧,虎坊桥以西。“湖广”是地域简称,指的是湖北和湖南两省。自明朝开始曾设立湖广布政使司专管湖北、湖南事务,从此“湖广”就专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