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周五禽戏运动对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帕金森病(Pa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在中老年中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睡眠障碍作为PD患者中较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与疾病的死亡率密切相关。国外有研究结果显示PD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60%-98%。目前,治疗睡眠障碍还是以药物干预为主,但可能会产生药物依赖和不良反应。有研究表明有氧运动干预对患者的睡眠障碍有积极作用。如何选择PD患者适合的运动方式来延缓症状的发展,改善其睡眠障碍,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中国传统养生功法——健身气功·五禽戏属于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它包含多样化的动作形式,要求在锻炼过程中臆想五种动物的不同神态,这有利于放松大脑神经系统的紧张性,缓解失眠、多梦等症状,从而改善PD患者的睡眠障碍。本研究探讨12周五禽戏运动对于PD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证明五禽戏运动对改善PD患者睡眠障碍的有效性,为制定帕金森病运动处方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通过医院和社区进行招募。本研究最终选取PD患者15例,采取单盲随机对照方法,将受试者分为五禽戏组(n=8),拉伸组(n=7)。比较两个分组的基线特征,其中8名男性,7名女性,平均年龄为69.6±5.32岁,平均病程为6.93±4.69年。干预前为每位受试者发放知情同意书,征得受试者同意才予以录用。2.干预方法:干预时间为12周,每周集体锻炼2次,每次60分钟,五禽戏组和拉伸组将同时进行,每个组分配两名指导老师。两组锻炼期间均播放舒缓的音乐,每次课程均包括10分钟的热身活动,40分钟的主体内容练习,10分钟的放松。受试者要求热身活动后达到相应心率水平再开始锻炼。采用POLAR TEAM2心率遥测法来监控运动强度。1)五禽戏组(n=8):根据中国健身气功协会编订的五禽戏内容教学。五禽戏动作包含虎戏、鹿戏、熊戏、猿戏和鸟戏,共十个动作,锻炼期间要求受试者练习动作的同时要臆想不同动物的神态。2)拉伸组(n=7):结合美国运动医学会指南设计,包含坐姿和站姿,针对上肢、下肢和躯干主要肌肉群的静态和动态拉伸运动。要求所有受试者记录锻炼日记,以记录他们包括在干预过程中和家中的锻炼和跌倒情况。由于研究的是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问题,所有受试者需记录睡眠日记,五禽戏组和拉伸组的患者在"开"期进行练习。测试方法:本研究采用Acti Graph wGT3X+速度计进行客观睡眠评估。它可以24小时监测人体的身体活动和睡眠-觉醒状态,参数为睡眠潜伏期、总睡眠时间、觉醒时间、睡眠效率等。要求PD患者连续佩戴七天,包括5个工作日和2个休息日。所有的加速度计指标均由Acti Life5.6.4软件计算生成。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主观测评。使用SPSS25.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相关指标的影响,P值<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在12周锻炼后,五禽戏组睡眠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床上总时间显著增长(P<0.05),总睡眠时间显著增长(P<0.05);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中睡眠效率显著提高(P<0.05),睡眠时间显著增长(P<0.05),总体睡眠水平显著提高(P<0.05),其余睡眠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2.在12周锻炼后,拉伸组觉醒次数有所减少(P<0.05),其余睡眠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五禽戏组与拉伸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2周五禽戏运动干预对PD患者的睡眠障碍有积极影响,包括睡眠潜伏期缩短、总睡眠时间增长和睡眠效率提高。本研究表明五禽戏运动可以作为一种改善PD患者睡眠障碍的运动方式。
其他文献
采用JMP软件(版本13.0 Pro)的确定性筛选设计(DSD)模块对吸入用催产素粉末的喷雾干燥处方工艺进行了初步筛选。分别设定了6个处方或工艺参数(磷酸盐比例、亮氨酸比例、料液pH、进口温度、进料流速、压缩空气流量),进行13次试验,评价指标为微细粒子分数、产率、玻璃化转变温度、水分含量、几何中位径、催产素含量。结果表明,磷酸盐比例和亮氨酸比例显著影响微细粒子分数,亮氨酸比例显著影响产率,磷酸盐
舞蹈艺术是一种可以满足观众视觉冲击和内心感触的艺术,它是用肢体动作来抒发情绪情感的艺术。在舞蹈表演中,情感的表达是至关重要的。情感表达是舞蹈灵魂的化身。没有情感的表演是生硬的,观众无法与演员产生精神共鸣。本文讨论以下几点:一是情绪表达与舞蹈表演之间存在哪些联系。二是情感表达之于舞蹈表演的重要程度。三是怎样提高表演过程中表情达意的能力。
华佗五禽戏是世界上第一部具备完整功法的仿生医疗健身体操,是中华养生文化的重要代表。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有必要从国际视野出发,对五禽戏在海外的译介和传播进行探讨,以助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文章以拉斯韦尔(Laswell)的“5W”传播模式为理论框架,结合当下华佗五禽戏译介传播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影响五禽戏对外传播的主要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五禽戏对外传播的建议和对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在承袭原《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七条关于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补偿责任的规则基础上,重申实际侵权人担责、增加物业服务企业等责任主体和强调公权力介入调查等措施,进一步厘清了该条的适用逻辑,填补了其内在缺陷,实现了从侧重被害人单方救济向动态平衡多方利益的价值转向,但是有关可能加害人担责的正当性讨论从未停止过。另外,现行立法关于补偿责任、举证责任的规定不够明晰,在实际案件审理
舞蹈是一门通过人类肢体语言将演绎者思想情感展现出来的特殊艺术形式。在舞蹈的表演过程当中,通过将肢体和音乐结合,更好地展现思想情感。与此同时,舞蹈也被人们称作一门抒情性较强的艺术门类,舞蹈演绎者可以在后期通过演绎,将舞蹈当中独有的文化背景、情感内容展现出来,进而激发受众在心灵上的共鸣,带给受众强烈的视觉刺激,真正展现出舞蹈独有的艺术魅力。
在舞蹈表演中,舞蹈表演者不能单纯地展示肢体动作,还应在表演过程中融入情感,调动观众的情绪,让观众产生共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情感表达是舞蹈表演的灵魂,能够真正地展现舞蹈表演的魅力。因此,舞蹈表演者只有真正地将技巧与情感相融合,才能提升舞蹈表演的表现力。
研究目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作为一种中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运动缓慢、僵硬震颤、姿势步态障碍等运动症状,其运动症状表现与抑制能力下降密切相关。在不断变化的环境的行为相互作用下,反应抑制作为执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系列以注意缺陷为特征的临床疾病广泛强调,帕金森病就包含其中。研究表明PD患者的抑制控制功能受损,表现出明显的反应抑制缺陷,在各种任务中抑制能力较低,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进一步发展,APP的开发与应用得到了极大地提升,人们获取信息和学习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针对儿童教育而开发的APP成为了近年来应用商店里排行榜的热门下载。其中,儿童汉语教育问题也是现在学前教育中家长非常重视的部分,寓学于玩是其关注的焦点。在学界,关于儿童教育类APP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但是针对儿童学习汉语的APP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基于用户体验视角,结合汉语学习特质,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