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弓置换术后房颤影响因素分析及处理

来源 :第二届中国心脏重症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sky2605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瘤行全弓置换术后新发心房颤动(AF)的危险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52例主动脉夹层行全弓置换术的患者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出现AF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分别对术前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其他文献
急性非创伤性胸痛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胸痛中心通过标准化的诊治流程、质量控制等,可以保障急性胸痛患者到达医院后得到早期评估、危险分层、正确分流与合理救治,既避免了高危患者的漏诊,使其得到及时诊断、及时救治,又可以减少低危患者住院检查和治疗的医疗费用。增加区域医疗中心、基层医疗机构和急救医疗系统之间的联动,进一步提升我国急性非创伤性胸痛的救治成效,逐步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规范化胸痛救治流程和诊
在传统抗心力衰竭标准治疗基础上,降低心率治疗可使心力衰竭患者获益。通过介绍伊伐布雷定的基础作用以及与心力衰竭有关的试验,研究表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伊伐布雷定具有较好的耐受性,指出伊伐布雷定作为单纯降低心率的药物,在心力衰竭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新指南对伊伐布雷定的推荐如下:①应用循证剂量β阻滞剂后心率仍偏快的患者(Ⅱa B);②不耐受β阻滞剂的患者(Ⅱb C)。这一新的推荐使得那些不能耐受β受体阻滞
心室间隔对右心室的作用更大,是组成右心体系的关键结构,对其进一步的了解将会加深心室间相互依赖的认识,并对临床表现的解释和正确的处理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本文就某院收治的两例肺静脉闭塞症(PVOD)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进行了综述。指出,PVOD是一种罕见的原因不明的恶性心肺血管疾病,预后不良。该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被误诊为IPAH。肺动脉高压的表现加上肺淤血症的影像学上特征性表现有助于PVDD的临床诊断,但肺组织活检仍然是PVOD诊断的金标准。目前还没有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但谨慎应用靶向药物以及积极对症治疗可能对部分患者有益。肺移植是目前己证实
百草枯(PQ)中毒易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一旦发现脏器功能不全的征象,应及时对症处理,尽可能的保护各脏器功能。指出减少肺对PQ的摄取,加速PQ的排泄和灭活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鉴于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因此,PQ中毒应强调早期、综合、规律、全程治疗,更有待于新的特效药物的研究开发。笔者所在医院百草枯中毒患者多为口服所致,做好除草剂百草枯在农业生产中的安全使用宣传,对有心理障碍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避免
主动脉夹层患者常伴随低氧血症,检测预测因子可以评估低氧血症发生风险。研究者认为主动脉夹层低氧血症是一种系统性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C反应蛋白升高。弹性蛋白酶抑制剂可能对主动脉夹层低氧血症有治疗作用。
会议
目的 探讨心脏重症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ntra-aortic balloon counterpulsation,IABP)的适应症、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连续收集153例我院应用IABP的心脏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一般资料、血流动力学、临床转归、IABP应用相关并发症及死亡相关危险因素等,进一步明确应用IABP的适应症、疗效及安全性。
会议
目的 探索缺血后适应方法对急牲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出现的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抗心律失常效应及临床价值。方法 262例ST 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处理组(132例)和缺血后适应组(130例),分别对再灌注心律失常采用常规处理和缺血后适应处理,观察两组不同处理方法对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抗心律失常效果。
目的 总结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IABP)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围手术期的应用经验,比较术前预防应用、术后积极放置和术后被动放置IABP对于CABG围手术期的影响,为选择放置IABP的时机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