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镜治疗小儿第四脑室流出道梗阻

来源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269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儿第四脑室流出道梗阻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患儿第四脑室的正中孔、外侧孔粘连闭锁,脉络丛分泌的脑脊液不能正常的进行循环和重吸收,导致脑室系统异常扩大。此病目前多认为与脑部的先天发育异常、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反应及肿瘤梗阻等因素相关联。CT、cine-MRI及99mTc-DTPA脑池显像检查对此病的诊断有很高的价值。本文回顾性研究了自2005年1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第四脑室流出道梗阻患者30例,对手术方式和要点、并发症及疗效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其他文献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 internal carotidcavernous fistulas,TICCF)在临床上经血管内施行可脱性球囊栓塞处理目前被认为是最好的治疗方法。选择我科2003年10月-2008年8月对10例TiCCF施行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对上述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特征及应用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是由于外伤而引起的颈动脉或其分支与海绵窦直接相通的一类疾病。血管内栓塞治疗是其首选治疗方法,包括可脱球囊栓塞、弹簧圈栓塞、带膜支架置入等。本文报道了作者在球囊辅助下采用Onyx18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7例共8处病变的初步体会,并对该治疗方法的适应证和技术要点进行了深入讨论。
大脑前动脉交通后段发生的动脉瘤少见,约占颅内动脉瘤总数的5%左右,其中70%发生在大脑前动脉的胼周动脉发出胼缘动脉分叉处,这部分动脉瘤被称为大脑前动脉-胼周动脉瘤。因其解剖位置特殊,在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以及治疗方式上与其他颅底动脉瘤均存在差异。本研究神经外科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月诊治23例大脑前动脉-胼周动脉瘤,效果满意。
由于脑的功能极其重要、脑的结构相当脆弱、脑的修复异常困难,颅腔内手术应当微创化。只有显微手术才能成就微创神经外科,其必备工具之一是延长视觉功能的工具,应用最多的是显微镜,可区分为普通显微镜和数字显微镜。普通显微镜笨重(接近100 kg),保管、搬运、安置和使用都不方便;数字显微镜轻巧(不超过5 kg),保管、搬运、安置和使用都很方便。至今,神经外科仍普遍采用普通显微镜经典手术模式,就是利用镜下图像
内镜纤细,可近距离观察,因而观察角度多,视野不存在死角,加之照明不随着景深而减弱,在颅脑深部手术中具有相当大的应用空间。事实上,内镜辅助显微镜神经外科的微创手术效果最好。根据镜管的柔韧性,内镜可分为硬管内镜、半软管内镜和软管内镜三种。迄今,微创神经外科仍普遍采用硬管内镜。但此既非必要又无优势。故寻求其替代物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本研究自主设计、定制便携式可定形内镜(半软管内镜和软管内镜)取代硬管内镜
由于脑的功能极其重要、脑的结构相当脆弱、脑的修复异常困难,颅腔内手术应当微创化。只有显微手术才能成就微创神经外科,其必备工具之一是延长视觉功能的工具。目前,显微手术应用最多的观察系统是显微镜,可选择普通显微镜或数字显微镜。笔者最近的研究表明,采用轻便的数字显微镜替代笨重的普通显微镜,建立显微镜视屏手术模式以取代显微镜经典手术模式,可解除显微镜对手术医师手和眼的束缚。但是,显微镜在手术医师面前,恰好
血友病(hemophilia)是一组遗传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碍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约占先天性出血性疾病的88%。在我国的血友病中,A型血友病(hemophilia,HA)约占80%。出血可发生在任何部位,而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laage,ICH)极少见。自2001年3月至2006年7月收治HA合并ICH11例,本文结合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总结。
颅内感染是神经外科较严重的,导致病人死亡的并发症之一。临床常表现为脑膜刺激症、颅内压增高、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及颅神经受损等一系列症状或体征。控制颅内感染、降低死亡率是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十分艰苦而重要的目标。本研究2006年11月-2007年2月成功治愈了一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患者,本文将护理体会进行了报告。
目前,许多基因和载体在动物中研究,例如将GDNF基因用病毒载体直接注入基底节,显示有希望的结果,但只有少量已进行临床试验。美国I期试验正在开展和近期已经完成3项研究(共约30例病人),包括AAV-GAD、AAV-AADC和AAV-NTN,而AAV-NTN Ⅱ期临床研究已经开始。本文主要研究了帕金森病的临床基因治疗。
2002年12月至2008年12月,本研究应用瑞典leksell-b伽玛刀治疗听神经瘤患者62例,取得了良好的局部控制率,且并发症少,本文对此进行了报道。